logo

三年级古诗《山行》

时间:2024-04-06 作者:学辞网

相关推荐

三年级古诗《山行》11篇。

编辑为您整理了一份“三年级古诗《山行》”的详细信息供您参考。文档的准确性和可理解性对于人们的学习和理解至关重要,人们对于范文的需求量越来越大,阅读范文有助于让我们更深入地了解自然环境的生命力。如需进一步了解请继续关注我们的网站!

三年级古诗《山行》 篇1

设计说明:

本课教学,要处理好教与学的关系,树立“教是为了学”的观念。在重视改进教法的同时,更要重视学法的指导;在让学生“学会”的同时,更要指导学生“会学”。本课教学,要重视语言文字的学习。抓好语言文字的训练,做到因道学文,以文悟道,把语文课上成真正的语言文字课。

教学要求:

1、学习课文中优美生动的语言,感受到桂林山水的秀丽,激发热爱祖国山河的情感。

2、学习“从中心句入手”学课文的方法。

3、学会本课的生字新词,理解并积累词语。

4、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教法特点:

1、本课的教学思路是:先整体后部分再整体,也就是先“整体感知,直奔中心”,接着“部分深究,逐层渗透”,最后“再现整体,深化中心”。

2、教给学生“从中心句入手”学课文的方法以及抓关键词学句的方法。

3、采用先扶后放,扶放结合的方法。第二节的教学由教师“扶”,第三节“放”手让学生自学,教师进行点拨引导。在发挥教师主导作用的同时,要充分注意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

教学步骤:

一、启发谈话,导入新课

同学们都喜欢旅游,今天老师和大家一起去桂林,看看那里的山水。桂林是我国广西的一座美丽的城市,也是著名的游览胜地。每年都有成千上万的游客前往参观旅游。为什么呢?因为桂林山水素有“甲天下”的美称。(出示多媒体课件,边看边思:桂林山水给你留下什么印象?)

桂林山水相关的图片展示

二、揭示学法,理清脉络

1、第一步,找出中心句,理解意思,说说作用。(学生默读课文,找出并划出中心句)。

读后讨论交流,明确:

(1)中心句是:桂林山水甲天下。

(2)用抓关键词的方法理解句意:先学懂“甲”的意思,再理解全句的意思:“桂林山水天下第一。”

(3)这句话点明了全文的中心,写出桂林山水的秀丽,也抒发作者赞美桂林山水的感情。

2、第二步,围绕中心句,了解内容,理清思路。

先指名读课文,思考:文章围绕中心句写了哪些内容?是怎样一步一步写的?

读后讨论交流,明确:

(1)课文围绕中心句写了漓江的水和桂林的山。

(2)先总的介绍“桂林山水甲天下”,再具体描写漓江的水是怎样的水,桂林的山又是怎样的山。

(3)最后写游览桂林山水总的印象和感受。(据此给课文分段,理清思路,按“总起—分述—总结”的方法分段。)

3、第三步:围绕中心句,学习词句,领悟感情。

默读思考:从哪些词句能看出漓江的水“甲天下”?课文写了漓江水的哪些特点?用什么方法写的?读后讨论交流,明确:

(1)大海的水“波澜壮阔”,很美;西湖“水平如镜”,也很美。可作者说“从没见过漓江这样的水”,说明漓江的水胜过大海和西湖,比大海、西湖更独特,更美丽。是用“比较”的方法写出漓江的水“甲天下”。

(2)漓江的水有“静、清、绿”三个特点。写“静”,是通过人的“感觉”来写的——静得让你感觉不到它在流动。写“清”是从“视觉”的角度写的——清得可以看见江底的沙石。写“绿”是用“比喻”把内容写具体的——绿得仿佛那是一块无瑕的翡翠。(结合教学比喻句,知道句中把漓江的水比作绿色的翡翠。)

(3)个别读,引读,要读出感情。(特别注意三个“啊”的读音:真静啊nga.真清啊nga,真绿啊ya)

三、总结方法,自学感悟

思考题:从哪些词句中能看出桂林的山美得“甲天下”?课文写了桂林山的哪些特点?用什么方法写的?

自学后讨论,教师引导,结合进行朗读指导,明确:

(1)作者先用“比较”的方法写出桂林的山胜过泰山和香山,说明桂林的山“甲天下”。

(2)

再用生动的比喻描写出桂林的山“奇”。(结合看图,理解“像老人,像巨象,像骆驼,并理解“奇峰罗列,形态万千”的词意。)

(3)同样用生动形象的比喻描写桂林的山“秀”。(结合看图解释:翠绿的屏障。

(4)桂林的山很“险”,抓“危峰兀立”,“怪石嶙峋”等词语,领会山势之险。

(5)结合学习比喻句,分别说出在这些比喻句中各把什么比作什么?

(6)反复诵读课文,特别注意三个“啊”的读音:真奇啊(ya),真秀啊(,不要读作mi。

风波的波读作bō,不要读作pō。

(教师引导性的评价:你可真了不起,第一次就能把诗句读正确。你也很了不起,读得很有感情,但老师这里还要提醒一下出没这个词语的读音。请你再读一遍好吗?)

2、自由朗读:

请同学们自由地读读这首诗,注意把诗句中字的读音读正确。可以自己多读几遍,也可以读给同学听。

谁愿意再来读这首古诗,并能将诗读正确。指名学生朗读。(其他同学帮助听听,如果同学有读错的地方,请帮助指出来,如果没有读错的地方,我们就用掌声来表扬他,好吗!)

学生朗读,评价。

学生齐读。

3、解词连句知大意。

(1)我们读古诗,不但要会读,而且要知道诗句的意思,下面请同学们,再次仔细地读读诗句,根据下面的注释想想这首诗主要写了什么?把不明的字词画下来,然后可以和同学商量,当然也可以找身边的老师请教。

注释:往来:来来往往。

但:只。

美:鲜美。

出没:一会儿看得见,一会儿看不见。

风波:风浪。

(2)学生自由读,了解诗句意思。

(3)学生集体交流诗句的主要内容。

在这一带来来往往的行人,只知道鲈鱼的味道鲜美。你看江中那只小小的渔船,在风浪中飘着,一会儿看得见,一会儿看不见,多么惊险啊!

4、齐读古诗。

三、展开想象,悟诗情。

1、小朋友,你们可真了不起,那么快就不但会读古诗,而且已经知道了《江上渔者》这首诗的内容,那么大家知道作者范仲淹是怎样写下这首古诗的吗?你们能猜测一下吗?学生猜测。

是不是和大家的猜测一样呢?请大家自由读读上面这段话。(多媒体出示句子:一天,范仲淹走进江边的一家酒楼吃饭,看见酒楼里坐满了南来北往的客人,他们不住地称赞鲈鱼肉嫩味鲜。于是就找了个靠窗的座位坐下,往窗外望去,只见江面上波涛汹涌,一只鱼船像一片树叶,随着风浪起伏。它一会儿被卷上浪尖,一会儿又被打入浪谷。想到了打鱼人的辛苦,就写下了《江上渔者》这首古诗。)

2、现在谁来说说作者在酒楼里听到了什么?又看到了什么?学生交流:看见酒楼里坐满了南来北往的客人,他们不住地称赞鲈鱼肉嫩味鲜。

这其实就是诗句:江上往来人,但爱鲈鱼美。(多媒体出示)

从这里你感受到了什么?学生交流:客人很多,鲈鱼味道鲜美

你能把客人的多和鲈鱼味道的鲜美通过朗读告诉大家吗?学生读

如果你是酒楼里的客人,当你吃了肉嫩味鲜的鲈鱼时,你会怎么说?学生交流:

让我们一起来读这两句诗,感受当时人们吃鱼时的欢快心情。(学生齐读)

3、吃水不忘挖井人,同样吃鱼不忘打鱼人。你们读了这首古诗以后,脑海中又出现了一幅怎样的画面?

4、学生交流:打鱼人那只像片树叶的小船在风浪里飘荡,时隐时现,场面惊险。

A、教师出示画面:同学们,你们看到了什么?你们又仿佛听到了什么?

学生交流:(出示诗句)

看到了小船。教师:这是一艘怎样的船?(一艘小船;一艘像一片树叶一样的小船。)

看到了汹涌的波涛。教师:波涛汹涌和一片树叶,一个是多么的可怕,力大无比,一个是多么的柔弱,轻飘飘。这是多么的

看到了渔民的船,一会儿被卷上浪尖,一会儿又被打入浪谷。教师:卷和打这两个词用得真好,我从卷和打两个动词体会到小船随时都有被浪打沉的危险。从中你感受到了什么?学生:捕鱼人随时都可能船毁人亡,渔民为了捕鱼随时都可能丢掉自己的性命。

哪位小朋友来通过朗读告诉我们自己看到的。学生朗读三、四两句。

B、看着这画面,看着这滚滚波涛,你又想到了什么?

学生交流:看着这滚滚波涛,想到打鱼人吃、住的艰难;看着这滚滚波涛,想到打鱼人,每次打鱼到回归,要经历很长的时间;看着这滚滚波涛,想到打鱼人随时会遭强风雷暴的袭击;看着这滚滚波涛,想到一叶小舟行驶危险,随时有可能翻沉

农民劳动很辛苦,谁知盘中餐,粒粒皆辛苦。其实江上渔者也很辛苦,真是谁知盘中鱼,条条皆辛苦。呀!让我们齐读三、四两句。

4、写话:

教师:此时此刻,如果你是一位正在品尝美味鲈鱼的人,你肯定有很多话想对那些在汹涌的波涛中捕鱼的人说。请同学们把想说的话写在纸上。

学生写,交流。

5、朗读升华情感。

教师:面对着这汹涌的波涛,面对着在波涛中捕鱼的人,我们有很多话要说,那就让我们把这些话化成背诵吧!一起来背诵古诗《江上渔者》。

学生:读

《江上渔者》说课

《江上渔者》这首古诗的作者是宋朝诗人范仲淹。全诗只有短短的四句话(20个字),却描写了两幅截然不同的画面(江上往来的客人欢快地品尝鲈鱼的画面和江里渔者冒着风浪捕鱼的场景),反映了劳动者的艰辛,体现了劳动成果的来之不易,表达了作者对劳动者的同情。整首诗语言精练,意境深远。在这首古诗的阅读教学中,为了能引导学生去感受古诗中所蕴涵的美,我改变了传统的教学方法,结合自己的研究课题,以诵读古诗为主,让学生在读中感悟,读中理解,读中欣赏古诗的美。具体来说采用了以下教学策略:

一、朗读中理解诗意

在出示古诗以后,我通过三步的朗读,第一步,将古诗读正确,在此基础上进行书写练习;第二步,试着读出古诗的味道;第三步,整体感知,让学生说说读了古诗以后眼前仿佛看到了怎样的画面,引导学生从整体上了解古诗的内容,感知古诗的意思。在这个教学环节中,我忽略了古诗教学中的解释,不采用字字疏通,句句领会的教学方法,只要让学生在读正确的基础上通过说画面大致了解主要意思,即模糊解读。因为小学生身心发展的特点,决定了古诗文阅读的目的不在于理解内容的深度,而在于积累语言,增强语感,提高文学修养。诗词中更深层次的意思,自会随学生年龄的增长,阅历的增加,文学素养的提高而逐步领会。正如杨振宁博士谈到的:在他上一年级时,父亲教他背诵了几十首唐诗宋词,有的易懂,更多的不全懂。70多年来,在人生旅途中经历了多种阴晴圆缺、悲欢离合后,才逐渐领悟体会到高处不胜寒等名句的真义,也才认识到犹恐相逢是梦中等只有过来人才可能真懂的诗句。

二、启发想象悟诗情

就诗的表现方式来说。诗显示出整体艺术,所以在诗的领域里,其他各门艺术的表现方式也用得上。(黑格尔)因此,我充分利用这一点,打破学科之间的界限,加强学科间的相互渗透、融合,引导学生用绘画表达理解,用音乐配合诵吟,用想象再现情境。

江上往来人,但爱鲈鱼美。在学生理解往来的客人爱吃鲈鱼的基础上引导学生想象说说客人们会怎么说,让学生感受人们吃鱼时的欢快心情,为体会捕鱼的艰辛奠定基础。

君看一叶舟,出没风波里。这两句诗的教学主要分以下几步进行,第一步,让学生说说仿佛看到了什么?仿佛听到了什么?然后让学生通过给画面上添画小舟,让学生直面诗句,与诗文真心接触,自己读解,自己感悟,自己体会。第二步,让学生想象江上渔者在风浪中捕鱼可能遇到哪些情况?引导学生感受渔者捕鱼的艰辛。

三、组合、写话,提升

在学生感受渔者捕鱼艰辛的基础上,通过与《悯农》的组合阅读,引导学生感受任何劳动成果都来之不易,在此基础上,让学生写话,写写自己的感受。学生写的话其实就是自己内心想法的展现。

三年级古诗《山行》 篇2

1、这些景物不是并列的处于同等地位,而是有机地联系在一起,有主有从,有的处于画面的中心,有的则处于陪衬地位。简单来说,前三句是宾,第四句是主,前三句是为第四句描绘背景、创造气氛,起铺垫和烘托作用的。

2、停车坐爱枫林晚,霜叶红于二月花。

3、第2首赠刘景文讲的是秋天的荷花凋谢,荷叶枯萎。只有开败了的菊花还在。一年中最好的季节要记住啊。

4、那停车而望、陶然而醉的诗人,也成了景色的一部分,有了这种景象,才更显出秋色的迷人。而一笔重写之后,戛然便止,又显得情韵悠扬,余味无穷。

5、霜染后枫叶那鲜艳的红色更是胜过二月的春花。

6、唐·杜牧

7、第一首诗山行。深秋寒意的山路上,小路曲折,诗人走着走着就停下了,被眼前的风景所吸引,那就是枫叶红了。

8、诗歌通过诗人的感情倾向,以枫林为主景,绘出了一幅色彩热烈、艳丽的山林秋色图。远上秋山的石头小路,首先给读者一个远视。山路的顶端是白云缭绕的地方。路是人走出来的,因此白云缭绕而不虚无飘缈,寒山蕴含着生气,“白云生处有人家”一句就自然成章。

9、意思:在山上行走,游览。

10、译文:沿着弯弯曲曲的小路上山,在那白云深处,居然还有人家。停下车来,是因为喜爱这深秋枫林晚景。枫叶秋霜染过,艳比二月春花。

11、第3首。夜书所见。色色秋风吹动梧桐叶,江上吹来的晚风让我思念起了家乡。夜深人静,远处亮着灯,小孩玩着蛐蛐还没有睡觉。

12、这首诗描绘的是秋之色,展现出一幅动人的山林秋色图。诗里写了山路、人家、白云、红叶,构成一幅和谐统一的画面。

13、年人教版三年级上册语文第四课古诗三首是:山行、赠刘景文、夜书所见。

14、原文:远上寒山石径斜,白云生处有人家。停车坐爱枫林晚,霜叶红于二月花。

15、山行作者:杜牧年代:唐远上寒山石径斜,白云生处有人家。停车坐爱枫林晚,霜叶红于二月花。 注释:1.山行:在山中行走。2.寒山:指深秋时候的山。3.径:小路。4.白云生处:白云缭绕而生的地方。5.坐:因为;由于。译文:一条弯弯曲曲的小路蜿蜒伸向山顶,在山上白云飘浮的地方,隐约看见几户人家。我所以停车不走,是因为喜欢夕阳映照下的枫林,被秋霜打过的枫叶比二月的鲜花还要红艳5.坐:因为;由于。译文:一条弯弯曲曲的小路蜿蜒伸向山顶,在山上白云飘浮的地方,隐约看见几户人家。我所以停车不走,是因为喜欢夕阳映照下的枫林,被秋霜打过的枫叶比二月的鲜花还要红艳

16、夜书所见的意思是:萧萧秋风吹动梧桐树叶,送来阵阵寒意,江上的秋风让漂泊在外的诗人不禁想起自己的家长。料想是孩子们正在捉蟋蟀,夜深了,忽然看到远出篱笆下的灯火。

17、赠刘景文的意思是:当荷叶凋谢后,连可遮蔽风雨的荷叶也没有了,菊花虽已残败,但还有傲霜的枝干。一年中最好的景致你一定记住,那就是橙子金黄,橘子青绿的季节。

18、注释1.山行:在山中行走。2.寒山:指深秋时候的山。3.径:小路。4.白云生处:白云升腾、缭绕和飘浮种种动态,也说明山很高。5.斜:此字读xiá,为伸向的意思。6.坐:因为。译文山石小路远上山巅弯弯又斜斜,白云生发之处隐隐约约有几户人家。只因爱那枫林晚景我把马车停下,霜染的枫叶胜过鲜艳二月的花。

19、山行的意思是:登上深秋时节的山,石头铺成的小路弯弯曲曲,白云生出来的地方,隐约可见有人家居住。(诗人)因为喜欢这晚秋的枫林,不时地停车观赏,经霜染过的红叶,比二月里的鲜花还要红艳。

20、出处:《山行》是唐代诗人杜牧的作品。

21、远上寒山石径斜,白云生处有人家。

22、诗意:萧萧秋风吹动梧桐树的叶子,送来阵阵寒意,江上的秋风让客游在外的诗人不禁思念起自己的家乡。猜想是孩子们在捉蟋蟀,因为夜深了,他忽然看到远处篱笆下的灯火。

23、停下马车来是因为喜爱这深秋枫林的晚景,热情似火却又拥有独特的温柔。

24、诗意:荷叶败尽,像一把遮雨的伞似的叶子和根茎上再也不像夏天那样亭亭玉立,菊花也已枯萎,但那傲霜挺拔的菊枝在寒风中依然显得生机勃勃。别以为一年的好景将尽,你必须记住,最美景是在初冬橙黄桔绿的时节啊!

25、第四句是全诗的中心,是诗人浓墨重彩、凝聚笔力写出来的。不仅前两句疏淡的景致成了这艳丽秋色的衬托,即使“停车坐爱枫林晚”一句,看似抒情叙事,实际上也起着写景衬托的作用。

26、夜书所见

27、弯弯曲曲的石头小路,远远地伸至深秋的山巅,宁静以致远。在白云升腾的地方隐隐约约有几户人家,寥寥炊烟升起,有浓浓的烟火人家气息。

28、赠刘景文

29、全诗构思新颖,布局精巧,于萧瑟秋风中摄取绚丽秋色,与春光争胜,令人赏心悦目,精神发越。兼之语言明畅,音韵和谐。

30、诗意:一条弯弯曲曲的小路蜿蜒伸向山顶,在白云飘浮的地方有几户人家。停下来欣赏这枫林的景色,那火红的枫叶比江南二月的花还要红。

31、山石小路远上山巅弯弯又斜斜,白云生发之处隐隐约约有几户人家。只因爱那枫林晚景我把马车停下,霜染的枫叶胜过鲜艳二月的花。

32、全是秋天的景色表达了诗人的心情。

三年级古诗《山行》 篇3

杜牧《山行》教案设计

杜牧的《山行》全诗构思新颖,这是小学必学古诗,为大家分享《山行》的教案,欢迎学习参考!

【教学目标】:

1、理解诗的意思,了解秋天红叶的特点,体会诗人热爱秋天、热爱祖国壮丽河山的思想感情。

2、体会诗人丰富的想象,感受诗歌美的意境。

3、能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学生会背诵。

【教学重点】:理解诗句的意思,体会诗美的意境。

【教学难点】:体会诗美的意境,获得审美的愉悦。

【教学方法】:诵读法

【教学用具】:小黑板

【教学内容及教学步骤】:

一、导入新课:

谈话:同学们,一年四季,你最喜欢哪个季节?为什么?(生思考,后交流。)(教师肯定学生所说)因为有了春、夏、秋、冬,所以我们看到了一个奇妙、美丽的大自然。但是秋天,是一个多姿多彩的季节,收获的季节。今天,我们就一起来学习一首描写秋天的古诗《山行》。

【板题】:山行 杜牧

二、自主合作,读诗明意。

1、简介作者:

杜牧(803~852),字牧之,唐代诗人。京兆万年(今陕西省西安)人。有《樊川文集》。与李商隐齐名,称“小李杜”。 杜牧诗在晚唐成就颇高,后人称杜甫为“老杜”,称杜牧为“小杜”。

2、自由朗读,读到琅琅上口为止。

3、请生朗读,互相评价。

4、四人小组合作,利用文中的注释及词语手册,合作互助,逐字逐句理解诗文。有不理解的地方做上标记或写下来。

5、小组汇报交流。

点拨:⑴、山行:在山上行走(谁在山上行走)

⑵、远上:向山的远处伸展。

⑶、寒山:深秋时节的山林(寒山:深秋季节,天气渐冷,山上草木枯黄,给人一种凉意,故称寒山,实指秋天的山)

⑷、斜:在这首诗中应读xié,意思仍当倾斜解释,这里有曲折不直的意思。

⑸、白云生处与白云深处的区别:深:浓厚,浓郁;生:生出,存在。(指有白云缭绕的地方,也说明那地方比较高。)

⑹、坐:因为。爱:真爱,留恋的意思。

⑺、霜叶:经霜打过的枫叶。枫林晚:傍晚时候的枫树林。

⑻、红于:比……更红——与“红如”区别。

6、理解诗意:

⑴、学生根据理解讲解诗句内容。

⑵、教师点拨:

首句“远上寒山石径斜”,由下而上,写一条石头小路蜿蜒曲折地伸向充满秋意的山峦。“寒”字点明深秋季节;“远”字写出山路的绵长;“斜”字照应句首的“远”字,写出了高而缓的山势。由于坡度不大,故可乘车游山。

次句“白云生处有人家”,描写诗人山行时所看到的远处风光。一个“生”字,形象地表现了白云升腾、缭绕和飘浮种种动态,也说明山很高。“有人家”三字会使人联想到炊烟袅袅,鸡鸣犬吠,从而感到深山充满生气,没有一点儿死寂的恐怖。“有人家”三字还照应了上句中的“石径”,因为这“石径”便是山里居民的通道。

第三句“停车坐爱枫林晚”的“坐”字解释为“因为”。因为夕照枫林的晚景实在太迷人了,所以诗人特地停车观赏。这句中的“晚”字用得无比精妙,它蕴含多层意思:(1)点明前两句是白天所见,后两句则是傍晚之景。(2)因为傍晚才有夕照,绚丽的晚霞和红艳的枫叶互相辉映,枫林才格外美丽。(3)诗人流连忘返,到了傍晚,还舍不得登车离去,足见他对红叶喜爱之极。(4)因为停车甚久,观察入微,才能悟出第四句“霜叶红于二月花”这样富有理趣的警句。

“霜叶红于二月花”,这是全诗的中心句。前三句的描写都是在为这句铺垫和烘托。诗人为什么用“红于”而不用“红如”?因为“红如”不过和春花一样,无非是装点自然美景而已;而“红于”则是春花所不能比拟的,不仅仅是色彩更鲜艳,而且更能耐寒,经得起风霜考验。

三、品味想象,欣赏意境:

1、了解的整首诗的`意思,现在知道诗人想写什么了吗?那再来用心读读好吗?

2、评价。你觉得诗中哪些词语写得特别好?读读,你仿佛看到了怎样的画面?

3、想象漫游:此时,你也随杜牧来到了山脚下,哪些景物映入了你的眼帘?有何感想?

4、朗读。(此时是在充分理解诗的意思的基础上,让生朗读,可以强化对诗的印象,也能逐步体会大自然的美景。)

【作业布置】:画一幅秋色图

【板书设计】:

山路绵长,山势高缓

白云深处,人家居住

山行 热爱自然

喜爱枫林,难抑惊喜

点明原因,揭示中心

教学总结:

杜牧的《山行》是一首明丽、充满生气的秋景诗。作者以丰富的想象,生动的描写,凝炼的语言使这首诗的意境之美跃然纸上。所以学习这首诗应重点引导学生体会感情,欣赏意境。这同时也是个难点,因为学生对古诗接触不多,在这方面的学习能力不是很好,而且“欣赏意境”的训练在许多老师的教学中也常常被疏忽。另外,有些字词在诗中所代表的意思与如今常用的意思大不一样,如“坐”、“远上”“斜”、“生处”、“爱”等。如何行之有效地引导学生理解这些难懂字词的意思,并通过词义理解达到理解全句、全篇的意思,也是这首诗教学的重点。再则,《山行》是《古诗二首》这课中的第一首诗,也是学生在本册中接触到的第一首古诗,学习方法的指导十分必要,所以,应重视教会学生如何学习,既培养能力,又为本课第二首诗的教学打下基础。教学中,引导学生以读为主,在读中感悟。主要做了以下几点:

1、读一读,说一说,整体感知诗意:

学生是学习和发展的主体。留出充足的时间,让学生自己去研读古诗,让他们在自读自悟,相交切磋,合作交流中读准字音,读通古诗,初步感知大意。在检查初读情况时,可让学生争当小老师给大家正音,既可满足学生的心理需求,又可让他们在成功的体验中感受到学习的乐趣。

2、在读通课文的基础上,教师切忌逐行分析诗意。此时可适时地张贴文中插图,并问“图中画的是什么。”学生们争先恐后地畅所欲言。其实诗意就蕴含在这一声声的话语中。

3、读一读,听一听,感知古诗韵律:

优美的古诗是我国遗传下来的文化瑰宝。每一首古诗都有一定的韵律节拍。只有按其韵律节拍朗读,才能在读中再现意境,体验情趣。但对于刚学习古诗的小学生并不懂这些。因而在教学中可借助录音范读,让学生从听中感悟,从模仿练读中得到自悟。以学生自己的看法来朗读,富有具性地朗读,比如:你喜欢这首诗的哪一行呢?把它读给大家听听,也分享一下你的快乐,好吗?这时学生兴趣盎然,十分活跃。

4、读一读,演一演,领悟古诗情趣:

《语文课程标准》强调:“阅读是学生的个性化行为。”富有个性的学习必须强调个体的亲身实践和真实体验。“我们一块跟诗人的心情把这首古诗读一读,好吗?”教师在学生的自读自悟中稍作点拔,旨在再现情境,让学生受到感染。还可加以音乐渲染,让学生戴着头饰,自由想象表演,一边演一边吟咏古诗,会使语言文字在学生头脑中形成的图像更为鲜明、丰满,从而内心掀起情感的波澜,入情入境,与作者的情感达到共鸣。

三年级古诗《山行》 篇4

1、唐.杜牧的《山行》宋.苏轼的《曾刘景文》

2、《山行》描写了深秋时节,作者在山中行走时所看到的美丽景色,表达了作者对秋天的热爱之情。

3、这首诗描绘的是秋之色,展现出一幅动人的山林秋色图,山路、人家、白云、红叶,构成一幅和谐统一的画面。

4、洞庭:即洞庭湖,位于今湖南省北部。

5、荷尽已无擎雨盖,菊残犹有傲霜枝。

6、远上寒山石径斜,

7、《山行》:一条弯弯曲曲的小路蜿蜒伸向山顶,在白云飘浮的地方有几户人家。停下来欣赏这枫林的景色,那火红的枫叶比江南二月的花还要红。

8、【唐】李白

9、课文17《古诗三首》

10、挑:用细长的物件逗引。

11、青螺:青绿色的螺。这里用来形容洞庭湖中的君山。

12、楚江:即长江。长江中游地带在古代属于楚地,所以叫楚江。

13、望天门山

14、语文园地一

15、语文园地四

16、知有儿童挑促织,

17、《赠刘景文》通过对“荷枯、菊败、橙黄、橘绿”的描写,突出了菊花的残枝有傲雪凌霜的气概,间接表达了作者对友人的敬佩之情。

18、夜书所见

19、课文4《古诗三首》

20、《夜书所见》宋叶绍翁萧萧梧叶送寒声,江上秋风动客情。知有儿童挑促织,夜深篱落一灯明。感触最深的是:荷尽已无擎雨盖,菊残犹有傲霜枝。

21、唐朝,杜牧所作。

22、促织:俗称蟋蟀,也叫蛐蛐。

23、在这首诗中,杜牧以情驭景,敏捷、准确地捕捉足以体现自然美的形象,并把自己的情感融汇其中,使情感美与自然美水乳交融,情景互为一体。

24、牧童:指放牛的孩子。

25、江上秋风动客情。

26、译文:长江犹如巨斧劈开天门雄峰,碧绿江水东流到此没有回旋。两岸青山对峙美景难分高下,遇见一叶孤舟悠悠来自天边。

27、一年好景君须记,最是橙黄橘绿时。译文:荷花凋谢连那擎雨的荷叶也枯萎了,只有那开败了菊花的花枝还傲寒斗霜。一年中最好的景致你一定要记住,最美景是在秋末初冬橙黄桔绿的时节啊。

28、三个臭皮匠,顶个诸葛亮。

29、【唐】刘禹锡

30、有理走遍天下,无理寸步难行。

31、正是橙黄橘绿时。

32、两岸青山相对出,孤帆一片日边来。

33、第二单元

34、宋.叶绍翁的《夜书所见》唐.李白的《望天门山》宋.苏轼的《饮湖上初晴后雨》

35、《赠刘景文》宋苏轼荷尽已无擎雨盖,菊残犹有傲霜枝。一年好景君须记,最是橙黄橘绿时。

36、《山行》是诗人杜牧的一首描写和赞美深秋山林景色的七言绝句。

37、忽然想要捕捉树上鸣叫的知了,于是马上停止唱歌,静悄悄地站立在树旁。

38、第四单元

39、第三单元

40、赠刘景文是苏轼的给好友刘景文的一首诗,诗中生动的展现了深秋初冬的景象,表达了作者对友人的敬佩之情。

41、第一单元

42、亦:也。

43、坐:因为。

44、其二《赠刘景文》前两句“荷尽已无擎雨盖,菊残犹有傲霜枝”中“荷尽”“菊残”二词中可以看出此为秋季;而《夜书所见》前两句“萧萧梧叶送寒声,江上秋风动客情”中“秋风”一词更是明确点出此为秋季。

45、《赠刘景文》:荷叶败尽,像一把遮雨的伞似的叶子和根茎上再也不像夏天那样亭亭玉立,菊花也已枯萎,但那傲霜挺拔的菊枝在寒风中依然显得生机勃勃。别以为一年的好景将尽,你必须记住,最美景是在初冬橙黄桔绿的时节啊!

46、作者简介:杜牧(803-852),字牧之。晚唐杰出诗人。京兆万年(今陕西西安)人,宰相杜佑之孙。与李商隐并称“小李杜”。

47、译文:瑟瑟的秋风吹动梧桐树叶,送来阵阵寒意,江上吹来秋风,使出门在外的我不禁思念起自己的家乡。家中几个小孩还在兴致勃勃地斗蟋蟀呢!夜深人静了还亮着灯不肯睡眠。

48、天门山:今安徽省东梁山与西梁山的合称。两山隔江相对,像天然的门户,天门由此得名。

49、停车坐爱枫林睌,

50、【清】袁枚

51、一个篱笆三个桩,一个好汉三个帮。

52、山行诗意:一条弯弯曲曲的小路蜿蜒伸向山顶,在白云飘浮的地方有几户人家。停下来欣赏这枫林的景色,那火红的枫叶比江南二月的花还要红。

53、秋天,《山行》中停车坐爱枫林晚,霜叶红于二月花中,枫叶只有在秋天才显得特别的美,经霜打过的叶子比二月的花还要红。

54、鸣:叫。

55、《山行》唐杜牧远上寒山石径斜,白云深处有人家。停车坐爱枫林晚,霜叶红于二月花。

56、[宋]叶绍翁

57、②赠刘景文

58、振:振荡;回荡。说明牧童的歌声嘹亮。

59、诗意:荷花凋谢,连那擎雨的荷叶也枯萎了,只有那残菊的花枝还傲雪斗霜。朋友,一年最好的景致你要记住哇!那就是橙黄橘绿的秋天。

60、年人教版是年级上册语文第四课是古诗三首。包括山行、赠刘景文和夜书所见这是首诗

61、《赠刘景文》中荷尽已无擎雨盖,菊残犹有傲霜枝。写的是何叶已经凋零,只有盛开的菊花也凋零了,只有残枝还在和冰霜斗争。说明已是深秋。

62、篱落:篱笆。

63、《夜书所见》通过对秋风落叶、小孩捉蟋蟀、篱笆下的灯火等描写,抒发了作者在秋夜思念家乡的情感。

64、第六单元

65、寒山:深秋时节的山。

66、作者简介:苏轼(1037-1101),字子瞻,号东坡居士,眉州眉山(今属四川)人。北宋著名文学家、书画家。是“唐宋八大家”之一,豪放派词人代表。他和父亲苏洵、弟弟苏澈并称“三苏”。

67、西子:即西施,春秋时代越国的美女。

68、赠刘景文

69、[宋]苏轼

70、译文:风静浪息,月光和水色交融在一起。湖面就像不用磨拭的铜镜,平滑光亮。遥望洞庭,山青水绿。林木葱茏的洞庭山耸立在泛着白光的洞庭湖里,就像白银盘里的一只青螺。

71、林樾(yuè):指道旁成阴的树。

72、停车坐爱枫林晚,霜叶红于二月花。

73、白云生处有人家。

74、译文:一条弯弯曲曲的小路蜿蜒伸向山顶,在白云飘浮的地方有几户人家。

75、诗意:一条石头小路蜿蜒曲折地伸向充满秋意的山峦,在白云缭绕的山中,有人家居住。停下车来,是因为喜爱这深秋枫林晚景,经霜的枫叶比二月春花还艳丽。

76、作者简介:叶绍翁,字嗣宗,号靖逸。南宋诗人,他是江湖派诗人,以七言绝句最佳。

77、三年级诗山行

78、③夜书所见

79、菊残犹有傲霜枝。

80、诗意:萧萧秋风吹落梧桐树叶,送来阵阵寒意,江上的秋风让客游在外的诗人不禁想起自己的家乡。料想是小孩在逗蟋蟀,因为夜深了,他忽然看到远处篱笆下的灯火。

81、遥望洞庭山水翠,白银盘里一青螺。

82、饮湖上初晴后雨二首

83、湖光秋月两相和,潭面无风镜未磨。

84、一年好景君须记,最是橙黄橘绿时。

85、人心齐,泰山移。

86、捕:捉。

87、诗中意思是一条弯弯曲曲的小路通向寒山顶,在山上白云飘浮的地方,隐隐约约看到几户人家。

88、潋滟:波光闪动的样子。

89、知有儿童挑促织,夜深篱落一灯明。

90、【宋】苏轼

91、《夜书所见》诗人通过对秋风落叶、小孩捉蟋蟀、篱笆下的灯火等的描写,抒发了自己在秋夜思念家乡的感情。

92、答《山行》唐杜牧

93、远上寒山石径斜,白云深处有人家。

94、远上寒山石径斜,白云生处有人家。

95、萧萧梧叶送寒声,江上秋风动客情。

96、三年级上册杜牧的古诗《山行》一诗中只是描写了秋天枫树红于二月花的景象,没有描写荷花和菊花。三首诗中《赠刘景文》一诗中写的是秋季里所见到的枯荷、残菊。全诗如下:

97、一年好景君须记,正是橙黄橘绿时。

98、译文:牧童骑在黄牛背上,嘹亮的歌声在树林里回荡。

99、白云深处有人家。

100、【宋】叶绍翁

101、古诗三首

102、空蒙:云雾迷茫的样子。

103、意欲捕鸣蝉,忽然闭口立。

104、远上寒山石径斜,白云生处有人家。(生处一作:深处)停车坐爱枫林晚,霜叶红于二月花。译文:沿着弯弯曲曲的小路上山,在那生出白云的地方居然还有几户人家。停下马车是因为喜爱深秋枫林的晚景,枫叶秋霜染过,艳比二月春花。《赠刘景文》宋苏轼。

105、夜书所见诗人通过对秋风落叶、小孩捉蟋蟀、篱笆下的灯火等的描写,抒发了自己在秋夜思念家乡的情感。

106、荷尽已与擎雨盖,菊残犹有傲霜枝。

107、君:对对方的尊称,相当于“您”。

108、译文:晴天,西湖水波荡漾,在阳光照耀下,光彩熠熠,美极了。下雨时,远处的山笼罩在烟雨之中,时隐时现,眼前一片迷茫,这朦胧的景色也是非常漂亮的。如果把美丽的西湖比作美人西施,那么淡妆也好,浓妆也罢,总能很好地烘托出她的天生丽质和迷人神韵。

109、萧萧梧叶送寒声,

110、宋叶绍翁

111、三年级上册古诗三首描写的景色均为秋季。其一,从《山行》头一句“远上寒山石径斜”,最后一句“霜叶红于二月花”中“寒山”和“霜叶”二词中可见;

112、我的回答是,三年级上册古诗三首里面山行这一首诗接下来是赠刘景文,作者是宋代的苏轼,诗歌内容为何尽已无擎雨盖,菊残犹有傲霜枝,一年好景,君须记最是橙黄橘绿时,这首诗描写了秋天的丰收景象,同时也是苏是在赞扬自己的朋友刘景文能够具有像菊花一样傲霜斗寒的骨气。

113、【唐】杜牧

114、擎:举,向上托。

115、刘景文:诗人的好朋友。

116、《山行》是一首明丽、充满生气描写和赞美深秋山林景色的秋景诗。作者以丰富的想象,生动的描写,凝炼的语言写的是在“山行”途中目之所及的景物,表达了热爱大自然的情感。

117、停车坐爱枫林晚,

118、荷尽已无擎雨盖,

119、灯不拨不亮,理不辩不明。

120、欲把西湖比西子,淡妆浓抹总相宜。

121、赠刘景文诗意:荷叶败尽,像一把遮雨的伞似的叶子和根茎上再也不像夏天那样亭亭玉立,菊花也已枯萎,但那傲霜挺拔的菊枝在寒风中依然显得生机勃勃。别以为一年的好景将尽,你必须记住,最美景是在初冬橙黄桔绿的时节啊!

122、水光潋滟晴方好,山色空蒙雨亦奇。

123、立:站立。

124、我停下车不走了,因为喜欢夕阳映照下的枫林,被秋霜打过的枫叶此二月的鲜花还要红艳。

125、夜深篱落一灯明。

126、二人同心,其利断金。

127、《夜书所见》:萧萧秋风吹动梧桐树的叶子,送来阵阵寒意,江上的秋风让客游在外的诗人不禁思念起自己的家乡。猜想是孩子们在捉蟋蟀,因为夜深了,他忽然看到远处篱笆下的灯火。

128、停下来欣赏这枫林的景色,那火红的枫叶比江南二月的花还要红。

129、夜书所见诗意:萧萧秋风吹动梧桐树的叶子,送来阵阵寒意,江上的秋风让客游在外的诗人不禁思念起自己的家乡。猜想是孩子们在捉蟋蟀,因为夜深了,他忽然看到远处篱笆下的灯火。

130、语文园地三

131、人教版三年级上册总计有六首古诗。

132、生:产生,生出。

133、霜叶红于二月花。

134、最是橙黄橘绿时。

135、一时强弱在于力,万古胜负在于理。

136、《山行》

137、唐.刘禹锡的《望洞庭》

138、方好:正。

139、《赠刘景文》诗人一反悲秋的调子,突出了秋天是收获的季节,唤起学生面对生活要乐观向上,不泄气,珍惜现在的大好时光。

140、山行描写了诗人深秋时节在山中行走时所见到的美丽景色,表达了诗人对秋天的赞美之情。

141、一年好景君须记,

142、潇潇梧叶送寒声,

143、萧萧:风声

144、牧童骑黄牛,歌声振林樾。

145、《山行》、《赠刘景文》、《夜书所见》。《山行》唐杜牧。

146、译文:荷花凋谢连那擎雨的荷叶也枯萎了,只有那开败了菊花的花枝还傲寒斗霜。一年中最好的景致你一定要记住,那就是在橙子金黄、橘子青绿的秋末冬初的时节啊。

147、欲:想要。

148、[唐]杜牧

149、天门中断楚江开,碧水东流至此回。

150、【北宋】苏轼

三年级古诗《山行》 篇5

小学三年级上册语文《山行》练习题

一、小小魔术师,给多音字组词。

xiāng( )jiǎ( )bēi( )liàng( )

相 假背 量

xiàng( )jià( )bèi( )liáng( )

二、找朋友,写出下列词语的近义词。

似乎——( )忽然——( )居然——( )

汲取——( )鼓舞——( )力量——( )

三、比一比,组成词。

亭( )相( )远( )

停( )霜( )元( )

四、填空。

风( )雨雪( )走高飞

( )( )之行,始于( )( )。

五、背一背,写一写。

山行

( )( )寒山石径斜,白云( )( )有人家。

( )( )坐爱枫林晚,( )( )红于二月花。

三年级古诗《山行》 篇6

1、古诗诗意

2、在这首诗中,杜牧以情驭景,敏捷、准确地捕捉足以体现自然美的形象,并把自己的情感融汇其中,使情感美与自然美水乳交融,情景互为一体。

3、这首诗描绘的是秋之色,展现出一幅动人的山林秋色图,山路、人家、白云、红叶,构成一幅和谐统一的画面。

4、赠刘景文

5、停车坐爱枫林睌,

6、远上寒山石径斜,

7、刘禹锡《望洞庭》:湖光秋月两相和,潭面无风镜未磨。意思是:静浪息,月光和水色交融在一起,湖面就像不用磨拭的铜镜,平滑光亮。

8、注释1.山行:在山中行走。2.寒山:指深秋时候的山。3.径:小路。4.白云生处:白云升腾、缭绕和飘浮种种动态,也说明山很高。5.斜:此字读xiá,为伸向的意思。6.坐:因为。译文山石小路远上山巅弯弯又斜斜,白云生发之处隐隐约约有几户人家。只因爱那枫林晚景我把马车停下,霜染的枫叶胜过鲜艳二月的花。

9、唐·杜牧

10、诗中意思是一条弯弯曲曲的小路通向寒山顶,在山上白云飘浮的地方,隐隐约约看到几户人家。

11、《赠刘景文》宋苏轼荷尽已无擎雨盖,菊残犹有傲霜枝。一年好景君须记,最是橙黄橘绿时。

12、写:停车坐爱枫林晚,霜叶红于二月花!

13、夜书所见

14、远上寒山石径斜,白云生处有人家。停车坐爱枫林晚,霜叶红于二月花。

15、我停下车不走了,因为喜欢夕阳映照下的枫林,被秋霜打过的枫叶此二月的鲜花还要红艳。

16、《山行》

17、杜牧《山行》:停车坐爱枫林晚,霜叶红于二月花。意思是:只因爱那枫林晚景我把马车停下,霜染的枫叶胜过鲜艳二月的花。

18、在深秋时节,诗人惊喜地发现,枫叶流丹,比江南二月的春花还要火红,还要艳丽。诗人运用比较的写法,写出了这时的秋天像春天一样充满活力,透过“霜叶”作者感受到了山林热烈的、生机勃勃的景象。

19、诗意:萧萧秋风吹动梧桐树的叶子,送来阵阵寒意,江上的秋风让客游在外的诗人不禁思念起自己的家乡。猜想是孩子们在捉蟋蟀,因为夜深了,他忽然看到远处篱笆下的灯火。

20、霜叶红于二月花。

21、三年级诗山行

22、三年级语文上册描写秋天的古诗句

23、诗意:荷叶败尽,像一把遮雨的伞似的叶子和根茎上再也不像夏天那样亭亭玉立,菊花也已枯萎,但那傲霜挺拔的菊枝在寒风中依然显得生机勃勃。别以为一年的好景将尽,你必须记住,最美景是在初冬橙黄桔绿的时节啊!

24、诗意:一条弯弯曲曲的小路蜿蜒伸向山顶,在白云飘浮的地方有几户人家。停下来欣赏这枫林的景色,那火红的枫叶比江南二月的花还要红。

25、唐朝,杜牧所作。

26、《山行》是诗人杜牧的一首描写和赞美深秋山林景色的七言绝句。

27、《山行》唐杜牧远上寒山石径斜,白云深处有人家。停车坐爱枫林晚,霜叶红于二月花。

28、山石小路远上山巅弯弯又斜斜,白云生发之处隐隐约约有几户人家。只因爱那枫林晚景我把马车停下,霜染的枫叶胜过鲜艳二月的花。

29、白云深处有人家。

30、《夜书所见》宋叶绍翁萧萧梧叶送寒声,江上秋风动客情。知有儿童挑促织,夜深篱落一灯明。感触最深的是:荷尽已无擎雨盖,菊残犹有傲霜枝。

三年级古诗《山行》 篇7

一、揭题

今天我们学习两首描写深秋美丽景色的古诗。齐读课题。

二、学习第一首古诗

(一)释题

2、师简介诗人苏轼

(二)看图说话

看图,说说你在图上看到了什么,想到了什么?

(三)初读感知,了解古诗大意

1、自读,借助拼音,读准字音

2、找出诗中生字,注意读音易错字:擎残橙刘

3、自读,画出不理解的词语

4、小组读,合作学习,理解词义

(四)再读感悟,想象诗歌画面

1、自由读,结合图理解诗意。

2、小组内讨论交流,师点拨。学生自己先提出疑问,师生交流共商解决办法。

3、自由组合,与学习伙伴体会读,读完后交流自己的体会,交流后再读。

(五)启发想象,感情朗读,背诵

1、师描述诗意,激发学生想象。让学生自己找出证据,说明这首古诗所描写的是秋天的景色。

背诵。

(六)想想、议议

你认为一年最好的时节是哪个季节,为什么?

(秋天,收获的季节)

三、学习第一首古诗中的生字

中要求写的生字:

2、学生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自主识记字音字形,然后找小伙伴交流是否认识了。

3、指导写字,教师示范写,学生在课堂上写前三个字,教师注意巡视。

四、作业

背诵古诗

第二课时

一、复习

中的生字

2、背诵古诗

二、学习第二首古诗

(一)释题

1、读题

2、简介诗人杜牧

(二)识记生字字音

找出诗中要认的生字,认读,解决字音。

(三)小组合作,讨论学习

1、根据《赠刘景文》的学习经验,讨论确定本组的`学习方案。

2、按自己组的方案自学。

(四)师生合作,解决疑难

每组提出学习中的疑难处,老师和其他组的同学与他们一起讨论解决。

(五)启发想象,感情朗读

1、师范读,生边听边想象。

2、生练读,一边想一边读。

(六)感悟诗意,熟读成诵

1、生自由读,借助插图感悟诗意

2、找伙伴,练背诵

三、学习诗中生字

字形、字义

2、指导书写

四、实践活动

把自己课外学的古诗背给同组同学听,还可以教同组同学背一首自己课外学的古诗。

五、作业

课后我会填。

学文时,引导学生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体会诗人对秋天的赞美之情。

喜欢背诵古诗,有条件的,背诵课文以外的古诗。并即使进行反馈表扬。

布置作业A、1、查找其他描写秋天的古诗,并抄在日积月累里。

2、给其中一首诗配上插图。

B、(优生完成)找杜牧的古诗读一读,并背一至两首。

板书设计4、古诗两首

山行

远上/寒山/石径斜,

白云/生处/有人家。

停车/坐爱/枫林晚,

霜叶/红于/二月花。

我会认:径斜枫于

我会写:于枫

课后小结我班的学生对《山行》这首诗较熟,学起来特别快,有部分学生在幼儿园时就读过了。这首诗中的停车坐爱枫林晚中的坐老爱写成座位的座,为了加深他们印象,我不停强调,诗人是坐下来看枫林,并不断地训练,让他们尽量不再出错。

《赠刘景文》这首诗中的字较难认,学生中基本没人提前学过,所以读起来并不顺,花了较多时间,才让他们背下来。

三年级古诗《山行》 篇8

1、八月秋高风怒号,卷我屋上三重茅。杜甫《茅屋为秋风所破歌》

2、相见时难别亦难,东风无力百花残。(李商隐《无题》)

3、。举杯邀明月,对影成三人。(李白《月下独酌》)

4、出自:山行

5、字义:(1)指把物品无代价的送给别人。

6、不知细叶谁裁出,二月春风似剪刀。(贺知章《咏柳》)

7、造句:直径—数学书上最后一道题是求圆形的直径,很多同学都做错了。

8、(3)赠给。

9、山行远上寒山石径斜。

10、由上往下遮或者蒙。

11、笔顺:横、竖、竖、撇、横折钩、点、撇、横、竖、撇、点

12、水何澹澹,山岛竦峙。(曹操《观沧海》)

13、拼音:jú

14、古诗诗意

15、白云生处有人家。

16、两岸青山相对出,孤帆一片日边来。《李白《望天门山》)

17、字义:(1)剩余的,将近的。

18、正刘景文。

19、谁言寸草心,报得三春晖。(孟郊《游子吟》)

20、造句:君子兰—花有千百种,我唯独喜爱君子兰。

21、日出江花红胜火,春来江水绿如蓝。(白居易《忆江南》)

22、借问酒家何处有,牧童遥指杏花村。(杜牧《清明》)

23、双叶红于二月花。

24、拼音:liú

25、组词:橙子、橙花、橙黄、橙红、橙色

26、拼音:chéng

27、《望洞庭》湖光秋月两相和,潭面无风镜未磨。遥望洞庭山水翠,白银盘里一青螺。

28、白毛浮绿水,红掌拨清波。(骆宾王《咏鹅》)

29、力尽不知热,但惜夏日长。(白居易《观刈麦》)

30、窗含西岭千秋雪,门泊东吴万里船。(杜甫《绝句》)

31、字义:(1)指姓氏。

32、寒hán:严寒、寒冷、寒来暑往

33、组词:菊花、墨菊、秋菊

34、造句:冬天的清晨,草地上结了一层厚厚的白霜。

35、白日依山尽,黄河入海流。(王之涣《登鹳雀楼》)

36、造句:刘海—妈妈说我的刘海太长了,该去理发店剪短了。

37、4、再给江水涂上绿色,画上白色条纹,云彩涂黄色,太阳涂红色。

38、(2)敬辞。

39、造句:瓶盖—妈妈做菜时不小心把酱油瓶钙掉进了锅里。

40、三年级上册古诗三首《山行》的作者抓住了六种景物,分别是寒山、石径、白云、人家、枫林、霜叶。这首诗通过对秋色的赞美,体现了一种豪爽向上的精神,也表现了诗人的见地。

41、远上寒山石径斜,白云生处有人家。

42、竹外桃花三两枝,春江水暖鸭先知。(苏轼《题惠崇《春江晚景》》)

43、组词:残忍、摧残

44、落红不是无情物,化作春泥更护花。(龚自珍《己亥杂诗》)

45、组词:瓶盖、盖子、锅盖、遮盖、铺天盖地

46、。夜来风雨声,花落知多少。(孟浩然《春晓》)

47、(2)不完全的,我毛病或问题的。

48、径jìng:径直、途径、大相径庭

49、。月出惊山鸟,时鸣春涧中;(王维《鸟鸣涧》)

50、拼音:hán

51、字义:(1)指常绿乔木,果实名为橙子,呈圆球形,黄绿色,味道酸甜。

52、。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自居易《赋得古原草送别》)

53、窗含西岭千秋雪,门泊东吴万里船。(杜甫(绝句》)

54、《山行》古诗中反义词:“白”和“红”是一对反义词。如民间婚丧喜庆,说成是红白喜事。

55、字义:1、温度低,冷。

56、笔画:共6画

57、待到重阳日,还来就菊花。(孟浩然《过故人庄》)

58、(2)把物品从甲地运到乙地。

59、清明时节雨纷纷,路上行人欲断魂。(杜牧《清明》)

60、笔画:共8画

61、春花秋月何时了,往事知多少。(李煜《虞美人》)

62、欲渡黄河冰塞川,将登太行雪满山。(李白《行路难》)

63、遥知不是雪,为有暗香来。(王安石《梅花》)

64、组词:赠送、送伞、运送、欢送、送信

65、盖gài:盖楼、盖章、掩盖

66、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杜甫《春望》)

67、停车坐爱枫林晚。

68、字义:1、指附着在地面或靠近地面的物体上的白色微细冰粒。

69、花间一壶酒,独酌无相亲。(李白《月下独酌》)

70、笔顺:撇、撇、竖、横撇/横钩、点、横、竖、横

71、意思是:沿着弯弯曲曲的小路上山,在那生出白云的地方居然还有几户人家。

72、刘liú:姓刘、刘海儿

73、。不喂浮云遮望眼,只缘身在最高层

74、字义:1、建造。

75、。随风潜入夜,滑物细无声。《杜甫《春夜喜雨》)

76、笔顺:点、撇、横、横、撇、点、点、横折折撇、捺

77、清晨入古寺,初日照高林。(常建《题破山寺后禅院》)

78、字义:(1)封建时代指帝王或诸侯。

79、笔顺:横、竖、撇、点、横撇/横钩、点、撇、撇、捺、横、竖、横折、横、点、撇、横

80、笔顺:点、横、撇、点、竖、竖钩

81、造句:天寒地冻—在这个天寒地冻的季节,大森林里的小动物们都躲起来了。

82、赠zèng:赠言、赠送、回赠

83、夜书所见

84、笔顺:横、撇、横撇/横钩、点、横、横、斜钩、撇、点

85、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苏轼《题西林壁》)

86、组词:寒冷、严寒、天寒地冻

87、夜来风雨声,花落知多少。(孟浩然《春晓》)

88、小学三年级上册学到的古诗《山行》远上寒山石径斜,白云深处有人家。停车做坐爱枫林晚,霜叶红于二月花。描写深秋季节的诗。

89、组词:刘阿姨、刘海

90、2、左边画出江水和浪花,然后在左上角画上枯枝,补充出天上的云彩和太阳。

91、水光潋滟晴方好,山色空蒙雨亦奇。(苏轼《饮湖上初晴后雨》)

92、千门万户瞳瞳日,总把新桃换旧符。(王安石《元日》)

93、停下马车是因为喜爱深秋枫林的晚景,枫叶秋霜染过,艳比二月春花。

94、青山遮不住,毕竟东流去。(辛弃疾《菩萨蛮·书江西造口壁》)

95、草枯鹰眼疾,雪尽马蹄轻。(王维《观猎》)

96、春色满园关不住,一枝红杏出墙来。(叶绍翁《游园不值》)

97、拼音:sòng

98、笔顺:点、撇、横、横、竖、横、竖、横折、竖、竖、横

99、西北望长安,可怜无数山。辛弃疾《破阵子》

100、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杜甫《望岳》

101、远上寒山石径斜,白云生处有人家。停车坐爱枫林晚,霜叶红于二月花。

102、笔顺:横折、横、横、撇、竖、横折、横

103、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岑参《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

104、。残云收夏暑,新雨带秋岚。(岑参《休亭送华瞬王少府还县》)

105、唐代·杜牧

106、《饮湖上初晴后雨》水光潋滟晴方好,山色空蒙雨亦奇。欲把西湖比西子,淡妆浓抹总相宜。

107、千山鸟飞绝,万径人踪灭。

108、字义:1、指草本植物,秋天开花,形状、颜色各异,供人欣赏。

109、造句:菊花—妈妈在院子里种的菊花开放了,可漂亮了。

110、所谓伊人,在水一方。(《诗经·蒹葭》)

111、造句:送伞—今天放学突然下起了大雨,妈妈冒着雨给我送伞。

112、。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李白《静夜思》)

113、夜来风雨声,花落知多少。《孟浩然《春晓》)

114、三年级古诗很多可以根据描写来如诗中有春的生机勃勃,“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从这句诗中。我感受到了小草的生命力有多强、凡是春风吹到的地方、都是一片生机勃勃的景象.生活中也一样。跌倒了不要紧、要紧的是等待机会、重新站起来.

115、其实生活中美的东西很多。有的只是缺少了发现美的眼睛、仔细观察、才会发现.诗中有春意盎然。“春色满园关不住,一枝红杏出墙来.”看这不是春的繁荣吗。我们也应该这样、不要只满足于狭小的空间。要突破困难,找到新的生活乐趣.诗中的寓意还有很多。有的可以用不尽。让我们去探索、去发现吧、

116、拼音:gài

117、5、最后在空白处写下李清照的《夏日绝句》,简单的诗配画就画好啦。

118、先在右下角画出项羽的形象,他穿着铠甲和披风,看向左边。

119、。小时不识月,呼作白玉盘。(李白《古朗月行》)

120、造句:残忍—老虎就这样残忍的将小白兔吃掉了。

121、造句:赠送—小丽把她最心爱的布娃娃赠送给了我。

122、结构:左右结构

123、字义:(1)小路。

124、字义:(1)指不正,跟平面或者直线即不平也不垂直的。

125、(3)凶恶

126、拼音:xié

127、组词:赠与、馈赠、赠送、赠礼、赠品

128、山石小路远上山巅弯弯又斜斜,白云生发之处隐隐约约有几户人家。只因爱那枫林晚景我把马车停下,霜染的枫叶胜过鲜艳二月的花。

129、笔画:共9画

130、天门中断楚江开,碧水东流至此回。(李白《望天门山》)

131、。海日生残夜,江春入旧年。

132、拼音:jìng

133、《望天门山》天门中断楚江开,碧水东流至此回。两岸青山相对出,孤帆一片日边来。

134、。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

135、字义:(1)指送行,陪伴别人盗某一个地方。

136、结构:上下结构

137、笔顺:横、点、横撇/横钩、竖、点、点、点、点、横、竖、撇、点、竖、横折、横、横、横

138、指器皿上有遮盖的东西。

139、国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杜甫《春望》)

140、接天莲叶无穷碧,映日荷花另样红。(杨万里《晓出净慈寺送林子方》

141、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陆游《游山西村》)

142、斜xié:斜线、斜坡、目不斜视

143、诗意:一条弯弯曲曲的小路蜿蜒伸向山顶,在白云飘浮的地方有几户人家。停下来欣赏这枫林的景色,那火红的枫叶比江南二月的花还要红。

144、笔画:共11画

145、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王维《使至塞上》)

146、拼音:jūn

147、霜:shuāng霜冻、风霜、霜期

148、秋风萧瑟,洪波涌起。(曹操(观沧海》)

149、笔顺:竖、横折、撇、点、点、撇、竖、横折、竖、点、撇、横、竖、横折、横、横

150、。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王维《山居秋瞑》)

151、。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苏轼《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

152、诗意:萧萧秋风吹动梧桐树的叶子,送来阵阵寒意,江上的秋风让客游在外的诗人不禁思念起自己的家乡。猜想是孩子们在捉蟋蟀,因为夜深了,他忽然看到远处篱笆下的灯火。

153、笔画:共7画

154、接下来先给项羽的头发涂上棕色,披风涂上红色,衣服和铠甲也涂上其它颜色,枯树枝和地面分别涂上深浅不同的棕色。

155、笔顺:点、点、横撇/横钩、横、横、竖、竖、横、撇、捺、点、点、

156、白日依山尽,黄河人海流。(王之涣《登鹳雀楼))

157、无可奈何花落去,似曾相识燕归来。(晏殊《浣溪沙》)

158、。秦时明月汉时关,万里长征人未还。(王昌龄《出塞》)

159、。柴门闻犬吠,风雪夜归人。(刘长卿《逢雪宿芙蓉山主人》)

160、简单的诗配画画法:

161、三年级上册古诗有。

162、造句:斜视—小明的眼睛斜视了,医生说是可以矫正的。

163、组词:直径、半径

164、拼音:zèng

165、桃花潭水深千尺,不及汪伦送我情。(李白《赠汪伦》)

166、。我欲乘风归去,又恐琼楼玉宇;高处不胜寒。(苏轼《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

167、。塞下秋来风景异,衡阳雁去无留意。范仲淹《渔家傲》

168、孤舟蓑笠翁,独钓寒江雪。(柳宗元《江雪》)

169、造句:橙色—老师今天穿了一件橙色的上衣,特别好看。

170、(2)直径,两端以圆周为界,通过圆心的线段。

171、空山新雨后,天气晚来秋。(王维《山居秋螟》)

172、笔画:共17画

173、笔顺:撇、点、横、横、竖钩、撇、点、点、点、横、竖

174、好雨知时节,当春乃发生。(杜甫《春夜喜雨》)

175、结构:半包围结构

176、停车坐爱枫林晚,霜叶红于二月花。

177、唐·杜牧

178、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白居易《赋得古原草送别》)

179、《山行》是唐代诗人杜牧所写的一首诗,诗中通过对秋天景色的描写,表达了作者对秋景的热爱之情。

180、北风卷地白草折,胡天八月即飞雪。(岑参《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

181、春眠不觉晓,处处闻啼鸟。(孟浩然《春晓》)

182、国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入。(杜甫《春望》)

183、拼音:cán

184、诗中有春雨的沙沙声、“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从这句话中我感受到了春雨的可贵、种子喝到了甘甜的雨水,开始冒芽、农民乐开了花抓住每一滴春雨。长出的生命,就我们抓住机会,把握自己

185、笔画:共16画

186、拼音:shuāng

187、笔画:共12画

188、诗中有春天的五彩缤纷,“日出江花红胜火,春来江水绿如蓝.”是啊,春天的景色是非常美。可是有的人却观察不到它们。

189、组词:君子兰、君临天下、君王

190、赠刘景文

191、组词:下霜、冷若冰霜、霜冻、霜降、白霜

192、组词:斜视、斜坡

193、夜阑卧听风吹雨,铁马冰河人梦来。(陆游《十一月四日风雨大作》)

194、寒雨连江夜人吴,平明送客楚山孤。(王昌龄《芙蓉楼送辛渐》)

195、诗意:荷叶败尽,像一把遮雨的伞似的叶子和根茎上再也不像夏天那样亭亭玉立,菊花也已枯萎,但那傲霜挺拔的菊枝在寒风中依然显得生机勃勃。别以为一年的好景将尽,你必须记住,最美景是在初冬橙黄桔绿的时节啊!

196、荷花已无擎雨盖。

三年级古诗《山行》 篇9

原文:

山行杜牧

远上寒山石径斜,

白云生处有人家。

停车坐爱枫林晚,

霜叶红于二月花。

注释:

山行:在山中行走。

远上:登上远处的。

寒山:深秋季节的山。

石径:石子的小路。

斜:此字读_iá,为倾斜的意思。

深:另有版本作“生”。(“深”可理解为在云雾缭绕的的深处;“生”可理解为在形成白云的地方)

车:轿子。

坐:因为。

霜叶:枫树的叶子经深秋寒霜之后变成了红色。

枫林晚:傍晚时的枫树林。

红于:比……更红,本文指霜叶红于二月花。

译文:

沿着弯弯曲曲的小路上山,在那白云深处,居然还有人家。

停下车来,是因为喜爱这深秋枫林晚景。枫叶秋霜染过,艳比二月春花。

作者简介:

杜牧(803-853),唐代诗人。字牧之,京兆万年(今陕西西安)人,祖父杜佑是中唐有名的宰相和学者。公元828年(大和二年)进士,授宏文馆校书郎。多年在外地任幕僚,后历任监察御史,黄州、池州、睦州刺史等职,后入为司勋员外郎,官终中书舍人。以济世之才自负。诗文中多指陈时政之作。写景抒情的小诗,多清丽生动。以七言绝句著称,境界特别宽广,寓有深沉的历史感。如《赤壁》、《题乌江亭》、《过华清宫》、《泊秦淮》、《清明》、《江南春绝句》、《山行》等都是流传至今的名篇。人谓之小杜,和李商隐合称“小李杜”,以别于李白与杜甫。有《樊川文集》二十卷传世,《全唐诗》收其诗八卷。

三年级古诗《山行》 篇10

一、设计理念

古诗是一种美的教育和情感的熏陶,它必须建立在每个学生独特的心灵体验上,尊重学生自身的知识构建以及多元认识是本节课的出发点。其二,古诗文化博大精深,贵在积累,教给学生一些古诗学习的基本方法,使他们能在课外迁移运用,在更广泛的学习天地中,丰富自身的文化积淀。

杜牧的《山行》是一首明丽、充满生气的秋景诗。作者以丰富的想象,生动的描写,凝炼的语言使这首诗的意境之美跃然纸上。所以学习这首诗应重点引导学生体会感情,欣赏意境,并体会作者的情感。各种形式的朗读是学习古诗的好方法。

二、教学目标

1、学会多音字“斜”,理解这首诗的意思,能有感情地朗读与背诵全诗。

2、通过想象,感受诗中美的意境,体会作者写诗的情感。

3、初步掌握学习古诗的方法,培养学生学习古诗的能力。

三、教学重点

理解、感悟、体会古诗的意境。

四、教学难点

通过了解诗人写诗的背景体会古诗的情感。

五、教学时间:

一课时

教学过程:

一、课前交流资料卡片。

1、师:昨天我们每个同学都去搜集了关于诗人杜牧的资料,并且动手做了一张资料卡片,现在我们来交流一下,看看大家都了解了哪些信息?

2、学生交流资料卡片后,师小结:现在除了教科书,还有其他许多途径能帮助我们获得更丰富的知识。

(课外鼓励学生大量搜集资料,阅读资料,使学生对离我们生活较远的古诗与诗人有更多的了解,拓宽语文学习的空间,培养了学生有效利用语文资源的意识。在做资料卡片的过程中学生对所搜集的资料进行了创造性地选择,也培养了学生搜集处理信息的能力)

二、揭示课题。

1、师导入:这节课,我们一起来欣赏杜牧写的一首很有名的写景古诗《山行》。

(出示课题,齐读课题)

2、谁想来读一读这首诗?

3、学生自由朗读后指名个别朗读。

正音:斜(_iá)

师讲解关于古音的知识:我们知道,古诗讲究韵律,诗句中末尾一个字韵脚相同,读起来就琅琅上口。所以这里可按古音念_iá。

4、学生齐读这句诗,再齐读整首诗。

三、理解诗意

1、师:之前我们已经学过不少古诗,同学们能借助课文的注释及查找的资料理解诗句的意思,现在我们就用掌握的这种本领学习这首诗,看看你理解了哪些诗句的意思,还有不理解的地方做上记号,看看老师同学是不是能帮助你解决?可以四人小组分工,合作学习。

2、学生合作学习。

(基于学生已经掌握一些学懂诗句的方法,引导学生自主选择自己感兴趣的,有能力学习的内容,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体现以学生为本的教育理念,在相互合作中生生取长补短,在合作中享受快乐,获得提高)

3、以四人小组为单位交流。重点理解以下几点:

A、理解“坐”的意思。(因为)

B、引导学生质疑,“白云生处”的“生”与“深”进行比较。

课件播放白云升腾的景象,帮助学生理解。齐读这句诗。

C、“停车坐爱枫林晚”

师问:对这个晚字你有什么不同的理解?说说理由。

学生各抒己见后教师用课件出示爱晚亭图片,边讲解:老师也搜集到了关于“晚”字的另一种解释。话说湖南长沙又个名胜叫岳麓山,山上有个亭子,有一年秋天,毛泽东主席到那里游玩,只见山前山后,山上山下,枫林就像火烧一样让人陶醉。毛__看到这种景象,想起杜牧的这两句诗,“停车坐爱枫林晚,霜叶红于二月花”,就给这座亭子取名为“爱晚亭”。从这个意义上讲,“晚”字可以理解为深秋的意思。不过在古诗词鉴赏中,关于这个晚字的解释,至今学者专家还存在着分歧,还有人认为是时间长的意思呢!同学们在课外可以继续调查研究,做一个小小的研究者。

齐读这两句诗。

4、请一个学生把整首诗的意思串起来讲一遍。

(阅读是个性化的行为,对诗的理解感悟,不同读者,不同年龄,不同阅历的人都存在着差异,不同的学生,课堂上允许学生存在这种差异,尊重学生独特的心理体验,不求统一,鼓励学生做学习的探究者)

四、想象意境

1、师:整首诗向我们展示了深秋的美景,但是全诗没有一个“秋”字,请同学们反复朗读品味诗中的语言,你觉得哪些词句写得特别好?它让你想象到了一幅怎样的画面?

2、学生自由朗读,想象描述。

3、师:是啊,一首诗就是一幅画,《山行》是一幅色彩鲜艳,意境深远的画,你能把这种感觉读出来吗?

4、各种形式朗读古诗。

(意境优美是古诗的特点,想象是古诗的主要表现形式,在想象的漫游中引导学生走进古诗,受到美的熏陶与感染,也为有感情朗读打下基础)

五、体会情感

1、师:我们常说,诗以言志。诗中的色彩,描写的景物都与诗人当时的心境有关系,心情好的时候,笔下的景物都诗那么有生气,那么明丽;悲伤忧愁不得志的时候,笔下就显得萧瑟灰暗。所以了解诗人写诗的背景,就能更深的体会诗人的情感,更好的读懂一首诗。

2、多媒体出示《山行》的`写作背景。学生自由朗读

3、读了这些资料,你能体会作者当时的情感吗?

4、再次多种形式朗读,配乐读。

(情感是古诗的生命,通过了解背景体会诗人的情感,进而使古诗的学习进入了更深的境界。在一次比一次深的理解中,营造出那种台阶似的情绪场,学生也一次次受到了情感的熏陶,情感达到了高潮)

六、拓展阅读。

师:刚才我们借助工具书及查阅的资料理解诗的意思,然后展开想象感受了诗的意境,还通过了解诗人写诗的背景,体会了诗人的情感,下面我们就用这种方法来学习下面的两首诗,《望洞庭》与《江畔独步寻花》,可以四人小组合作学习。

(学诗贵在积累。补充与课文相关的阅读材料,既增加了课堂教学的容量,又使学到的方法得以迁移运用。对于这两首诗的理解感悟也不求人人深入,旨在培养学生学习古诗的兴趣,提升自身的文学素养。)

1、汇报学习成果。

2、总结:这节课,我们重点学习了《山行》,拓展学习了两首诗,我想同学们一定掌握了古诗学习的方法吧!

三年级语文《山行》教学反思

教学中,我主要从以下几个方面引导学生进行学习。

第一步:感悟美景,创设情境。

运用多媒体设计精美的深秋图片,营造出浓郁的深秋氛围,让学生感受浓浓的秋意,烘托出良好的教学气氛。接着设计了问题:自由观图,用学过的表达秋天的四字词语来形容秋天的美景,表达自己的感受。在交流总结时,导入对描写秋景古诗的了解,进而导入课题,使学生在不知不觉中投入到对古诗的学习中去。

第二步:反复诵读,体会诗意。

学生是课堂学习的主人,教师是学生学习的组织者和引导者,使学生学习中的合作伙伴。在课堂上教师要为学生留出充足的`时间,让学生自己去研读古诗,让他们在自读自悟,合作交流中读准字音,读通古诗,初步感知大意。在检查初读情况时,可引导学生互相评议,教师鼓励性总结,让他们在体验成功的过程中感受到学习的乐趣,培养学生的自信心。

不足之处:

在教学中教师只注重引导学生学会文中的生字,理解文中的重点词语,在理解诗句意思的基础上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而没有引导学生放飞想象的翅膀,根据诗句大胆想象,没有引导学生的思维向更深、更远处发展。

三年级古诗《山行》 篇11

1、(2)敬辞。

2、笔顺:点、撇、横、横、竖、横、竖、横折、竖、竖、横

3、笔顺:点、撇、横、横、撇、点、点、横折折撇、捺

4、饮湖上初晴后雨

5、接天莲叶无穷碧,映日荷花另样红。(杨万里《晓出净慈寺送林子方》

6、国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入。(杜甫《春望》)

7、竹外桃花三两枝,春江水暖鸭先知。(苏轼《题惠崇《春江晚景》》)

8、结构:左右结构

9、《赠刘景文》:荷花凋谢连那擎雨的荷叶也枯萎了,只有那开败了菊花的花枝还傲寒斗霜。一年中最好的景致你一定要记住,那就是在橙子金黄、橘子青绿的秋末冬初的时节啊。

10、。随风潜入夜,滑物细无声。《杜甫《春夜喜雨》)

11、花间一壶酒,独酌无相亲。(李白《月下独酌》)

12、笔顺:横、撇、横撇/横钩、点、横、横、斜钩、撇、点

13、不知细叶谁裁出,二月春风似剪刀。(贺知章《咏柳》)

14、造句:冬天的清晨,草地上结了一层厚厚的白霜。

15、。我欲乘风归去,又恐琼楼玉宇;高处不胜寒。(苏轼《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

16、拼音:jìng

17、所谓伊人,在水一方。(《诗经·蒹葭》)

18、空山新雨后,天气晚来秋。(王维《山居秋螟》)

19、西北望长安,可怜无数山。辛弃疾《破阵子》

20、借问酒家何处有,牧童遥指杏花村。(杜牧《清明》)

21、千门万户瞳瞳日,总把新桃换旧符。(王安石《元日》)

22、春眠不觉晓,处处闻啼鸟。(孟浩然《春晓》)

23、《山行》的诗意是描绘秋日山行所见的景色,展现出一幅动人的山林秋色图,山路、人家、白云、红叶,构成一幅和谐统一的画面,表现了作者的高怀逸兴和豪荡思致。

24、两岸青山相对出,孤帆一片日边来。《李白《望天门山》)

25、拼音:jūn

26、《饮湖上初晴后雨》水光潋滟晴方好,山色空蒙雨亦奇。欲把西湖比西子,淡妆浓抹总相宜。

27、笔顺:横折、横、横、撇、竖、横折、横

28、(3)凶恶

29、笔顺:竖、横折、撇、点、点、撇、竖、横折、竖、点、撇、横、竖、横折、横、横

30、笔顺:点、横、撇、点、竖、竖钩

31、知有儿童挑促织,夜深篱落一灯明。

32、千山鸟飞绝,万径人踪灭。

33、夜来风雨声,花落知多少。(孟浩然《春晓》)

34、忽然看到远处篱笆下的灯火,料想是孩子们在捉蟋蟀。

35、。不喂浮云遮望眼,只缘身在最高层

36、拼音:sòng

37、组词:橙子、橙花、橙黄、橙红、橙色

38、组词:斜视、斜坡

39、。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

40、写:停车坐爱枫林晚,霜叶红于二月花!

41、望天门山

42、组词:君子兰、君临天下、君王

43、。塞下秋来风景异,衡阳雁去无留意。范仲淹《渔家傲》

44、译文:荷花凋谢连那擎雨的荷叶也枯萎了,只有那开败了菊花的花枝还傲寒斗霜。一年中最好的景致你一定要记住,那就是在橙子金黄、橘子青绿的秋末冬初的时节啊。

45、字义:(1)小路。

46、造句:刘海—妈妈说我的刘海太长了,该去理发店剪短了。

47、萧萧梧叶送寒声,江上秋风动客情。

48、组词:直径、半径

49、荷尽已无擎雨盖,菊残犹有傲霜枝。

50、谁言寸草心,报得三春晖。(孟郊《游子吟》)

51、造句:橙色—老师今天穿了一件橙色的上衣,特别好看。

52、再给诗人和马车上色,高山和山石涂灰色,卷轴和台阶涂橙黄色,补充其它颜色,简单的诗配画就画好啦。

53、字义:(1)指送行,陪伴别人盗某一个地方。

54、笔顺:撇、点、横、横、竖钩、撇、点、点、点、横、竖

55、寒雨连江夜人吴,平明送客楚山孤。(王昌龄《芙蓉楼送辛渐》)

56、笔画:共17画

57、组词:寒冷、严寒、天寒地冻

58、结构:上下结构

59、。小时不识月,呼作白玉盘。(李白《古朗月行》)

60、春花秋月何时了,往事知多少。(李煜《虞美人》)

61、字义:1、建造。

62、落红不是无情物,化作春泥更护花。(龚自珍《己亥杂诗》)

63、《早发白帝城》唐.李白

64、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岑参《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

65、国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杜甫《春望》)

66、笔顺:点、点、横撇/横钩、横、横、竖、竖、横、撇、捺、点、点、

67、造句:直径—数学书上最后一道题是求圆形的直径,很多同学都做错了。

68、桃花潭水深千尺,不及汪伦送我情。(李白《赠汪伦》)

69、相见时难别亦难,东风无力百花残。(李商隐《无题》)

70、无可奈何花落去,似曾相识燕归来。(晏殊《浣溪沙》)

71、窗含西岭千秋雪,门泊东吴万里船。(杜甫(绝句》)

72、笔画:共11画

73、造句:赠送—小丽把她最心爱的布娃娃赠送给了我。

74、。夜来风雨声,花落知多少。(孟浩然《春晓》)

75、斜xié:斜线、斜坡、目不斜视

76、然后顺着画出山路以及上面的石阶,路边画上山石和草丛,右上角继续画枫叶。

77、先在右下角画上一些枫叶,再画一个诗人,后面停着马车。

78、《望洞庭》湖光秋月两相和,潭面无风镜未磨。遥望洞庭山水翠,白银盘里一青螺。

79、字义:1、指附着在地面或靠近地面的物体上的白色微细冰粒。

80、。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李白《静夜思》)

81、造句:瓶盖—妈妈做菜时不小心把酱油瓶钙掉进了锅里。

82、拼音:xié

83、笔画:共16画

84、《山行》唐.杜牧

85、秋风萧瑟,洪波涌起。(曹操(观沧海》)

86、。残云收夏暑,新雨带秋岚。(岑参《休亭送华瞬王少府还县》)

87、三年级上册古诗三首:

88、窗含西岭千秋雪,门泊东吴万里船。(杜甫《绝句》)

89、。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王维《山居秋瞑》)

90、译文:萧萧秋风吹动梧叶,送来阵阵寒意,客游在外的游子不禁思念起自己的家乡。忽然看到远处篱笆下的灯火,料想是孩子们在捉蟋蟀。

91、夜来风雨声,花落知多少。《孟浩然《春晓》)

92、《赠刘景文》宋.苏轼

93、组词:下霜、冷若冰霜、霜冻、霜降、白霜

94、八月秋高风怒号,卷我屋上三重茅。杜甫《茅屋为秋风所破歌》

95、组词:菊花、墨菊、秋菊

96、拼音:chéng

97、一年好景君须记,正是橙黄橘绿时。

98、。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苏轼《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

99、笔画:共6画

100、组词:刘阿姨、刘海

101、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杜甫《春望》)

102、笔画:共7画

103、霜:shuāng霜冻、风霜、霜期

104、寒hán:严寒、寒冷、寒来暑往

105、字义:1、指草本植物,秋天开花,形状、颜色各异,供人欣赏。

106、笔顺:横、点、横撇/横钩、竖、点、点、点、点、横、竖、撇、点、竖、横折、横、横、横

107、字义:1、温度低,冷。

108、朝辞白帝彩云间,千里江陵一日还。

109、天门中断楚江开,碧水东流至此回。(李白《望天门山》)

110、字义:(1)剩余的,将近的。

111、好雨知时节,当春乃发生。(杜甫《春夜喜雨》)

112、停车坐爱枫林晚,霜叶红于二月花。

113、组词:瓶盖、盖子、锅盖、遮盖、铺天盖地

114、(3)赠给。

115、拼音:hán

116、水何澹澹,山岛竦峙。(曹操《观沧海》)

117、。秦时明月汉时关,万里长征人未还。(王昌龄《出塞》)

118、白毛浮绿水,红掌拨清波。(骆宾王《咏鹅》)

119、造句:送伞—今天放学突然下起了大雨,妈妈冒着雨给我送伞。

120、。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自居易《赋得古原草送别》)

121、赠zèng:赠言、赠送、回赠

122、字义:(1)指常绿乔木,果实名为橙子,呈圆球形,黄绿色,味道酸甜。

123、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苏轼《题西林壁》)

124、字义:(1)封建时代指帝王或诸侯。

125、盖gài:盖楼、盖章、掩盖

126、结构:半包围结构

127、清晨入古寺,初日照高林。(常建《题破山寺后禅院》)

128、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陆游《游山西村》)

129、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王维《使至塞上》)

130、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白居易《赋得古原草送别》)

131、拼音:liú

132、造句:残忍—老虎就这样残忍的将小白兔吃掉了。

133、字义:(1)指不正,跟平面或者直线即不平也不垂直的。

134、(2)直径,两端以圆周为界,通过圆心的线段。

135、(2)把物品从甲地运到乙地。

136、春色满园关不住,一枝红杏出墙来。(叶绍翁《游园不值》)

137、。海日生残夜,江春入旧年。

138、造句:君子兰—花有千百种,我唯独喜爱君子兰。

139、北风卷地白草折,胡天八月即飞雪。(岑参《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

140、《望天门山》天门中断楚江开,碧水东流至此回。两岸青山相对出,孤帆一片日边来。

141、小学三年级上册学到的古诗《山行》远上寒山石径斜,白云深处有人家。停车做坐爱枫林晚,霜叶红于二月花。描写深秋季节的诗。

142、青山遮不住,毕竟东流去。(辛弃疾《菩萨蛮·书江西造口壁》)

143、碧水东流至此回。

144、笔顺:横、竖、撇、点、横撇/横钩、点、撇、撇、捺、横、竖、横折、横、点、撇、横

145、拼音:jú

146、造句:天寒地冻—在这个天寒地冻的季节,大森林里的小动物们都躲起来了。

147、译文:弯曲的石头小路远远地伸至深秋的山巅,在白云升腾的地方隐隐约约有几户人家。停下马车来是因为喜爱深秋枫林的晚景,霜染后枫叶那鲜艳的红色胜过二月春花。

148、字义:(1)指姓氏。

149、夜阑卧听风吹雨,铁马冰河人梦来。(陆游《十一月四日风雨大作》)

150、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杜甫《望岳》

151、造句:菊花—妈妈在院子里种的菊花开放了,可漂亮了。

152、笔画:共12画

153、草枯鹰眼疾,雪尽马蹄轻。(王维《观猎》)

154、待到重阳日,还来就菊花。(孟浩然《过故人庄》)

155、径jìng:径直、途径、大相径庭

156、指器皿上有遮盖的东西。

157、远上寒山石径斜,白云生处有人家。

158、补充左下角的高山,在空白处画一个卷轴,上面写上《山行》这首诗,补充画出更多的枫叶。

159、。柴门闻犬吠,风雪夜归人。(刘长卿《逢雪宿芙蓉山主人》)

160、天门中断楚江开,

161、停下马车来是因为喜爱深秋枫林的晚景,霜染后枫叶那鲜艳的红色胜过二月春花。

162、两岸猿声啼不住,轻舟已过万重山。

163、遥知不是雪,为有暗香来。(王安石《梅花》)

164、译文:清晨告别白云之间的白帝城,千里外的江陵一日就能到达。江两岸的猿在不停地啼叫着,轻快的小舟已驶过万重青山。

165、力尽不知热,但惜夏日长。(白居易《观刈麦》)

166、欲渡黄河冰塞川,将登太行雪满山。(李白《行路难》)

167、组词:赠与、馈赠、赠送、赠礼、赠品

168、。月出惊山鸟,时鸣春涧中;(王维《鸟鸣涧》)

169、孤舟蓑笠翁,独钓寒江雪。(柳宗元《江雪》)

170、白日依山尽,黄河入海流。(王之涣《登鹳雀楼》)

171、由上往下遮或者蒙。

172、组词:赠送、送伞、运送、欢送、送信

173、笔画:共9画

174、刘liú:姓刘、刘海儿

175、水光潋滟晴方好,山色空蒙雨亦奇。(苏轼《饮湖上初晴后雨》)

176、《夜书所见》:萧萧秋风吹动梧叶,送来阵阵寒意,客游在外的游子不禁思念起自己的家乡。

177、清明时节雨纷纷,路上行人欲断魂。(杜牧《清明》)

178、孤帆一片日边来。

179、日出江花红胜火,春来江水绿如蓝。(白居易《忆江南》)

180、两岸青山相对出,

181、字义:(1)指把物品无代价的送给别人。

182、。举杯邀明月,对影成三人。(李白《月下独酌》)

183、李白〔唐代〕

184、拼音:shuāng

185、笔顺:撇、撇、竖、横撇/横钩、点、横、竖、横

186、接下来先给枫叶涂上红色,山路涂上深浅不同的绿色,路旁的一些景物也涂上枫叶一样的颜色。

187、拼音:cán

188、在深秋时节,诗人惊喜地发现,枫叶流丹,比江南二月的春花还要火红,还要艳丽。诗人运用比较的写法,写出了这时的秋天像春天一样充满活力,透过“霜叶”作者感受到了山林热烈的、生机勃勃的景象。

189、(2)不完全的,我毛病或问题的。

190、拼音:zèng

191、造句:斜视—小明的眼睛斜视了,医生说是可以矫正的。

192、《夜书所见》宋.叶绍翁

193、《山行》:弯曲的石头小路远远地伸至深秋的山巅,在白云升腾的地方隐隐约约有几户人家。

194、我的回答是,三年级上册古诗三首里面山行这一首诗接下来是赠刘景文,作者是宋代的苏轼,诗歌内容为何尽已无擎雨盖,菊残犹有傲霜枝,一年好景,君须记最是橙黄橘绿时,这首诗描写了秋天的丰收景象,同时也是苏是在赞扬自己的朋友刘景文能够具有像菊花一样傲霜斗寒的骨气。

195、笔画:共8画

196、《夜书所见》的诗意是以景衬情,动静结合,以梧叶声和风声衬出秋夜的寂静,还运用了对比手法,以儿童夜捉促织的乐景反衬自己客居他乡的悲情。

197、组词:残忍、摧残

198、拼音:gài

199、白日依山尽,黄河人海流。(王之涣《登鹳雀楼))

200、笔顺:横、竖、竖、撇、横折钩、点、撇、横、竖、撇、点

201、三年级上册古诗三首山行赠刘景文夜书所见的意思分别是,在山里行走,赠送给刘景文的诗,书写夜里看到的东西。《山行》是杜牧写的,《赠刘景文》是苏轼写的,《夜书所见》是叶绍翁写的。这三首诗歌都是写秋天的景色,出现很多景物,分别有石径,霜叶,橙子,篱笆等

本文来源://www.xc976.com/x/733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