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ogo

古诗《所见》注释和译文

时间:2024-04-12 作者:学辞网

相关推荐

古诗《所见》注释和译文(7篇)。

每天花一点时间写作能够提高我们的写作水平,在开始处理前,准备好范文是很重要的。读范文可以让我们更好地了解自然界及其保护的重要性,发现了一篇关于“古诗《所见》注释和译文”的网络文章非常值得一读,希望我们的建议能够为您的个人成长和职业发展提供助力!

古诗《所见》注释和译文【篇1】

1、昔看黄菊与君别,今听玄蝉我却回。

2、君:即秋风对作者的称谓。

3、闭口:闭上嘴巴,不说话

4、⑦延颈:伸长着头颈。⑧罢:停止。

5、讽刺了那些只顾眼前利益,不顾身后祸患的人。教导我们在考虑问题,处理事情时,要通盘谋划,近忧远虑,居安思危,不能顾此失彼。

6、清露:纯净的露水。古人以为蝉是喝露水生活的,其实是刺吸植物的汁液。

7、逞意气而轻生死的人。⑤矜:自尊自大。⑥紫骝:泛指骏马。【译文】蝉在空旷的桑林里鸣叫,八月的萧关道正是秋寒的季节。出塞入塞都是一片寒凉,到处都是枯黄的芦草。自古以来幽州并州的征人,都与尘沙一起衰老。不要学逞意气的游侠儿,夸耀自己的紫骝马。【赏析】这是一首反战诗,描写了塞外百姓的荒凉。诗人描写了征人与尘沙共老的凄凉画面,同时也警戒戍边的人,不要持武逞强。

8、所见:写诗人所看见的事物。

9、须记:一定要记住。

10、垂緌(ruí):古人结在颔下的帽缨下垂部分,蝉的头部伸出的触须,形状与其有些相似。

11、意欲捕鸣蝉,忽然闭口立。

12、山行【唐】杜牧

13、战马思念边草拳毛抖动,大雕顾盼青云睡眼睁开。

14、寒山:指深秋时候的山。

15、缭绕和飘浮种种动态,也说明山很高。

16、译文及注释

17、雨盖:旧称雨伞,诗中比喻荷叶舒展的样子。

18、立:站立。▲

19、刘景文:刘季孙,字景文,工,时任两浙兵马都监,驻杭州。苏轼视他为国士,曾上表推荐,并以诗歌唱酬往来。

20、稀疏。

21、蝉正是因为在高处它的声音才能传得远,并非是凭借秋风的力量。

22、弹丸在王宫后花园转来转去,露水湿透他的衣鞋,接连三天如此。吴王很奇怪,问道:“这是为何?”侍卫道:“园中的大树上有一只蝉,它一面唱歌,一面吸饮露水,却不知已有一只螳螂在向它逼近;螳螂想捕蝉,但不知旁边又来了黄雀;而当黄雀正准备啄螳螂时,它又怎知我的弹丸已对准它呢?它们三个都只顾眼前利益而看不到后边的灾祸。”吴王一听很受启发,随后取消了这次军事行动。

23、⑤藉:凭借。译文蝉垂下像帽缨一样的触角吸吮着清澈甘甜的露水,声音从挺拔疏朗的梧桐树枝间传出。

24、荷尽已无擎雨盖,菊残犹有傲霜枝。

25、“菊残”描绘出秋末冬初的萧瑟景象。“已无”与“犹有”形成强烈对比,突出菊花傲霜斗寒的形象。后两句议景,揭示赠诗的目的。说明冬景虽然萧瑟冷落,但也有硕果累累、大有作为的黄金阶段,勉励朋友珍惜这大好时光,乐观向上、妄自菲薄。

26、山石小路远上山巅弯弯又斜斜,白云生发之处隐隐约约有几户人家。只因爱那枫林晚景我把马车停下,霜染的枫叶胜过鲜艳二月的花。

27、虞世南〔唐代〕

28、逐句全译荷花凋谢连那擎雨的荷叶也枯萎了,只有那开败了菊花的花枝还傲寒斗霜。一年中最好的景致你一定要记住,最美景是在秋末初冬橙黄桔绿的时节啊。

29、垂緌饮清露,流响出疏桐。

30、振:振荡;回荡。说明牧童的歌声嘹亮。

31、橘子将黄犹绿的时候,指农历秋末冬初。

32、尊长或朋友,使之改正错误和过失。

33、欲:想要。

34、①垂緌(ruí):古人结在颔下的帽缨下垂部分,蝉的头部伸出的触须,形状与其有些相似。

35、作者:虞世南

36、天地肃清堪四望,为君扶病上高台。

37、③流响:指连续不断的蝉鸣声。

38、捕:捉。

39、②清露:纯净的露水。古人以为蝉是喝露水生活的,其实是刺吸植物的汁液。

40、林樾(yuè):指道旁成荫的树。

41、坐:因为。

42、唐代:刘禹锡

43、山行:在山中行走。

44、忽然想要捕捉树上鸣叫的知了,于是马上停止唱歌,静悄悄地站立在树旁。

45、径:小路。

46、雕:猛禽。眄(miàn):斜视,一作“盼”。

47、【译文】

48、蝉垂下像帽缨一样的触角吸吮着清澈甘甜的露水,连续不断地鸣叫声从稀疏的梧桐树枝间传出。

49、鸣:叫。

50、颜状:容貌。

51、斜:此字读xié,为伸向的意思。

52、牧童:指放牛的孩子。

53、最是:一作“正是”。

54、藉:凭借。

55、牧童:放牧牛羊的小孩。这里是指放牛的娃娃。

56、肃清:形容秋气清爽明净。

57、流响:指连续不断的蝉鸣声。

58、五夜飕飗枕前觉,一年颜状镜中来。

59、稀疏。

60、蝉声远传是因为蝉居在高树上,而不是依靠秋风。

61、犹:仍然。

62、牧童骑在黄牛背上,嘹亮的歌声在林中回荡。忽然想要捕捉树上鸣叫的知了,就马上停止唱歌,一声不响地站立在树旁。

63、扶病:带病。▲

64、荷尽:荷花枯萎,残败凋谢。

65、捕:捉。

66、立:站立。

67、拳毛:攀曲的马毛。

68、意欲:想要。

69、玄蝉:即秋蝉,黑褐色。我:秋风自称。

70、风格明丽的山林秋色图。诗里写了山路、白云、创造气氛的,起铺垫和烘托作用。

71、朝代:唐朝

72、去年看菊花我和您告别,今年听到蝉叫我又返回。

73、牧童骑黄牛,歌声振林樾。

74、③舍人:宫廷侍从。④少孺子:年轻人。⑤委身曲附:弯着身子,屈着前脚。⑥傍:通“旁”。

75、袁枚〔清代〕

76、所见【清】袁枚

77、这是一首借咏物自表高洁品格的诗,是唐人咏蝉诗中最早的一首,很为后世称道。首二句写蝉,“清露”言洁,“疏桐”言清高挺拔,“流响”状蝉声的响度与力度。三四句是点睛之笔,借蝉抒怀,言立身高洁者,不必凭借他人,自能名声远闻。是作者对内在品格自我价值的充分肯定和自信。

78、鸣蝉:鸣叫的知了。

79、傲霜:不怕霜动寒冷,坚强不屈。

80、君:原指古代君王,后泛指对男子的敬称,您。

81、林樾(yuè):指道旁成阴的树林。樾,树荫

82、一年好景君须记,最是橙黄橘绿时。

83、菊残:菊花凋谢。

84、停车坐爱枫林晚,霜叶红于二月花。

85、五夜:一夜分为五个更次,此指五更。飕飗(sōuliú):风声。

86、五更的风声飕飗枕上觉,一年的颜状变化镜中来。

87、鸣:叫。

88、华北牛和华南牛三大类型。

89、马思边草拳毛动,雕眄青云睡眼开。

90、秋高气爽正好极目远望,我为您抱着病登上高台。

91、居高声自远,非是藉秋风。

92、赠刘景文【宋】苏轼

93、大声唱歌的派头,何等散漫、好听多事的形象,刻画得活灵活现。

94、擎:举,向上托。

95、远上寒山石径斜,白云生处有人家。

96、牧童骑在黄牛背上,嘹亮的歌声在树林里回荡。

97、弹丸在王宫后花园转来转去,露水湿透他的衣鞋,接连三天如此。吴王很奇怪,便问他为什么这样做,侍卫道:“后园里有一棵树,树上有一只知了,知了停息在树上吸饮着露水,却不知道有只螳螂就在知了的身后;螳螂弯起了前肢,想扑上去捕捉知了,却不知道有只黄雀就在螳螂身旁;黄雀伸长脖子想要啄食螳螂,却不知道有个人举着弹弓在树下要射它。这三个东西,都极力想要得到它们眼前的利益,却没有考虑到它们身后有隐伏的祸患。”吴王听后,觉得很有道理,于是放弃了攻打楚国的打算。

98、始闻秋风

99、袁枚热爱生活,辞官后侨居江宁。其主张抒写性情,所写多为士大夫的闲情逸致。诗人在旅途的路上看见一个牧童骑着牛,唱着歌,忽然听到蝉的叫声,于是停住歌声跳下牛背,准备捕捉蝉。这一幕触发了诗人的诗兴,就写下了这一首“所见”。

古诗《所见》注释和译文【篇2】

1、扩展资料:

2、太阳依傍山峦渐渐下落,黄河向着大海滔滔东流。

3、从这后半首诗,可推知前半首写的可能是在第二层楼所见,而诗人还想进一步穷目力所及看尽远方景物,更登上了楼的顶层。诗句看来只是平铺直叙地写出了这一登楼的过程,而含意深远,耐人探索。这里有诗人的向上进取的精神、高瞻远瞩的胸襟,也道出了要站得高才看得远的哲理。

4、白话译文

5、若想把千里的风光景物看够,

6、那就要登上更高的一层城楼。

7、这首诗在写法上还有一个特点:它是一首全篇用对仗的绝句。沈德潜在《唐诗别裁》中选录这首诗时曾指出:“四语皆对,读来不嫌其排,骨高故也。”绝句总共只有两联,而两联都用对仗,如果不是气势充沛,一意贯连,很容易雕琢呆板或支离破碎。

8、夕阳依傍着西山慢慢地沉没,

9、作者简介

10、依:依傍。

11、唐代:王之涣

12、这首诗全文如下:

13、登鹳雀楼的诗意

14、《登鹳雀楼》这首诗的意思是:这首诗主要描述了诗人在登高望远中表现出来的不凡的胸襟抱负,反映了盛唐时期人们积极向上的进取精神。原文:登鹳雀楼白日依山尽,黄河入海流。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译文:夕阳依傍着西山慢慢地沉没,滔滔黄河朝着东海汹涌奔流。若想把千里的风光景物看够,那就要登上更高的一层城楼。赏析:登鹳雀楼》是盛唐著名诗人王之涣的一首五言绝句,为题咏山西省永济市鹳雀楼(又名鹳鹊楼)的篇章。原文为“白日依山尽,黄河入海流。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

15、千里目:眼界宽阔。

16、前两句写所见。“白日依山尽”写山,“黄河入海流”写水。诗人遥望一轮落日向着楼前一望无际、连绵起伏的群山西沉,在视野的尽头冉冉而没;目送流经楼前下方的黄河奔腾咆哮、滚滚南来,又在远处折而东向,流归大海。诗人运用极其朴素、极其浅显的语言,既高度形象又高度概括地把进入广大视野的万里河山,收入短短十个字中,画面宽广辽远。

17、诗句看来只是平铺直叙地写出了这一登楼的过程,但其含意深远,耐人探索。“千里”“一层”,都是虚数,是诗人想象中纵横两方面的空间。“欲穷”“更上”词语中包含了多少希望,多少憧憬。

18、穷:尽,使达到极点。

19、译文如下:

20、这首诗写诗人在登高望远中表现出来的不凡的胸襟抱负,反映了盛唐时期人们昂扬向上的进取精神。

21、白日依山尽,黄河入海流。

22、《登鹳雀楼》是盛唐诗人王之涣创作的一首诗。此诗前两句写的是自然景色,但开笔就有缩万里于咫尺,使咫尺有万里之势;后两句写意,写的出人意料,把哲理与景物、情势溶化得天衣无缝,成为鹳雀楼上一首不朽的绝唱。

23、更:替、换。(不是通常理解的“再”的意思)

24、此诗虽然只有二十字,却以千钧巨椽,绘下北国河山的磅礴气势和壮丽景象,气势磅礴、意境深远,千百年来一直激励着中华民族昂扬向上。特别是后二句,常常被引用,借以表达积极探索和无限进取的人生态度。时至今日,此诗还几次出现在中国国家重大政治和外交场合。

25、如果要想遍览千里风景,那就请再登上一层高楼。

26、站在高楼上,只见夕阳依傍着山峦慢慢沉落,滔滔黄河朝着大海汹涌奔流。

27、这首诗,前一联用的是正名对,所谓“正正相对”,语句极为工整,又厚重有力,就更显示出所写景象的雄大;后一联用的是流水对,虽两句相对,而没有对仗的痕迹。诗人运用对仗的技巧也是十分成熟的。

28、作品原文

29、诗人受大自然震撼的心灵,悟出的是朴素而深刻的哲理,能够催人抛弃固步自封的浅见陋识,登高放眼,不断拓出愈益美好的崭新境界。清代诗评家也认为:“王诗短短二十字,前十字大意已尽,后十字有尺幅千里之势。”这首诗是唐代五言诗的压卷之作,王之涣因这首五言绝句而名垂千古,鹳雀楼也因此诗而名扬中华。

30、鹳雀楼:旧址在山西永济县,楼高三层,前对中条山,下临黄河。传说常有鹳雀在此停留,故有此名。

31、首句写遥望一轮落日向着楼前一望无际、连绵起伏的群山西沉,在视野的尽头冉冉而没。这是天空景、远方景、西望景。次句写目送流经楼前下方的黄河奔腾咆哮、滚滚南来,又在远处折而东向,流归大海。这是由地面望到天边,由近望到远,由西望到东。这两句诗合起来,就把上下、远近、东西的景物,全都容纳进诗笔之下,使画面显得特别宽广,特别辽远。就次句诗而言,诗人身在鹳雀楼上,不可能望见黄河入海,句中写的是诗人目送黄河远去天边而产生的意中景,是把当前景与意中景溶合为一的写法。这样写,更增加了画面的广度和深度。

32、更:替、换。(不是通常理解的“再”的意思)

33、想要看到千里之外的风光,那就要再登上更高的一层城楼。

34、后两句写所想。“欲穷千里目”,写诗人一种无止境探求的愿望,还想看得更远,看到目力所能达到的地方,唯一的办法就是要站得更高些,“更上一层楼”。“千里”“一层”,都是虚数,是诗人想象中纵横两方面的空间。“欲穷”“更上”词语中包含了多少希望,多少憧憬。这两句诗,是千古传诵的名句,既别翻新意,出人意表,又与前两句诗承接得十分自然、十分紧密;同时,在收尾处用一“楼”字,也起了点题作用,说明这是一首登楼诗。

35、译文及注释

36、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

37、这首诗前两句写的是自然景色,但开笔就有缩万里于咫尺,使咫尺有万里之势;后两句写意,写的出人意料,把哲理与景物、情势溶化得天衣无缝,成为鹳雀楼上一首不朽的绝唱。

38、登鹳雀楼(唐王之涣)

39、后两句写所想。“欲穷千里目”,写诗人一种无止境探求的愿望,还想看得更远,看到目力所能达到的地方,唯一的办法就是要站得更高些,“更上一层楼”。从这后半首诗,可推知前半首写的可能是在第二层楼(非最高层)所见,而诗人还想进一步穷目力所及看尽远方景物,更登上了楼的顶层。在收尾处用一“楼”字,也起了点题作用,说明这是一首登楼诗。

40、白日:太阳。

41、若想把千里的风光景物看够,那就要登上更高的一层城楼。

42、《登鹳雀楼》

43、《梦溪笔谈》中曾指出,唐人在鹳雀楼所留下的诗中,“惟李益、王之涣、畅当三篇,能状其景”。李益的诗是一首七律;畅当的诗也是一首五绝,也题作《登鹳雀楼》。全诗如下:“迥临飞鸟上,高出世尘间。天势围平野,河流入断山。”

44、王之涣(688—742),唐代诗人。字季凌,祖籍晋阳(今山西太原),其高祖迁至绛(今山西绛县)。讲究义气,豪放不羁,常击剑悲歌。其诗多被当时乐工制曲歌唱,以善于描写边塞风光著称。用词十分朴实,造境极为深远。传世之作仅六首诗。

45、尽:消失。这句话是说太阳依傍山峦沉落。

46、其中,前两句写所见。“白日依山尽”写远景,写山,写的是登楼望见的景色,“黄河入海流”写近景,写水写得景象壮阔,气势雄浑。这里,诗人运用极其朴素、极其浅显的语言,既高度形象又高度概括地把进入广大视野的万里河山,收入短短十个字中;而我们在千载之下读到这十个字时,也如临其地,如见其景,感到胸襟为之一开。

47、登鹳雀楼的注释

48、《登颧雀楼》的作者是唐朝诗人王之涣。

49、登鹳雀楼

50、滔滔黄河朝着东海汹涌奔流。

51、夕阳依傍着西山慢慢地沉没,滔滔黄河朝着东海汹涌奔流。

52、这首诗写诗人在登高望远中表现出来的不凡的胸襟抱负,反映了盛唐时期人们积极向上的进取精神。

53、就全诗而言,这首诗是日僧空海在《文镜秘府论》中所说的“景入理势”。有人说,诗忌说理。这应当只是说,诗歌不要生硬地、枯燥地、抽象地说理,而不是在诗歌中不能揭示和宣扬哲理。象这首诗,把道理与景物、情事溶化得天衣无缝,使读者并不觉得它在说理,而理自在其中。这是根据诗歌特点、运用形象思维来显示生活哲理的典范。

54、【译文】夕阳依傍着西山慢慢地沉没,滔滔黄河朝着东海汹涌奔流。若想把千里的风光景物看够,那就要登上更高的一层城楼。

55、更:再。

56、这两句诗发表议论,既别翻新意,出人意表,又与前两句写景诗承接得十分自然、十分紧密,从而把诗篇推引入更高的境界,向读者展示了更大的视野。也正因为如此,这两句包含朴素哲理的议论,成为了千古传诵的名句,也使得这首诗成为一首千古绝唱。

57、欲:想要得到某种东西或达到某种目的的愿望,但也有希望、想要的意思。

58、《登鹳雀楼》是唐代诗人王之涣(一作朱斌诗)创作的一首诗。此诗前两句写的是自然景色,但开笔就有缩万里于咫尺,使咫尺有万里之势;后两句写意,写的出人意料,把哲理与景物、情势溶化得天衣无缝。诗人受大自然震撼的心灵,悟出的是朴素而深刻的哲理,能够催人抛弃固步自封的浅见陋识,登高放眼,不断拓出愈益美好的崭新境界。清代诗评家认为:“王诗短短二十字,前十字大意已尽,后十字有尺幅千里之势。”这首诗是唐代五言诗的压卷之作,王之涣因这首五言绝句而名垂千古,鹳雀楼也因此诗而名扬中华。

59、王之涣〔唐代〕

60、《登鹳雀楼》的诗意是写诗人在登高望远中表现出来的不凡的胸襟抱负,反映了盛唐时期人们积极向上的进取精神。【原文】登鹳雀楼作者:王之涣白日依山尽,黄河入海流。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注释】1.鹳雀楼:旧址在山西永济县,楼高三层,前对中条山,下临黄河。传说常有鹳雀在此停留,故有此名。

61、杜甫在《戏题王宰画山水图歌》中有“尤工远势古莫比,咫尺应须论万里”两句,虽是论画,也可以用来论诗。王之涣的这两句写景诗就做到了缩万里于咫尺,使咫尺有万里之势。

62、作品鉴赏

63、诗境也很壮阔,不失为一首名作,但有王之涣的这首诗在前,比较之下,终输一筹,不得不让王诗独步千古。周复纲说,这首诗具有超越时空的力量,这种力量是美和哲理的统一,是客观与主观的和谐,是伟大的艺术再现和创造。

64、登鹳雀楼注音jiǒnglínfēiniǎoshàng迥临飞鸟上,gāochūshìchénjiān高出世尘间。tiānshìwéipíngyě,天势围平野,héliúrùduànshān河流入断山

古诗《所见》注释和译文【篇3】

1、昔看黄菊与君别,今听玄蝉我却回。

2、君:即秋风对作者的称谓。

3、闭口:闭上嘴巴,不说话

4、⑦延颈:伸长着头颈。⑧罢:停止。

5、讽刺了那些只顾眼前利益,不顾身后祸患的人。教导我们在考虑问题,处理事情时,要通盘谋划,近忧远虑,居安思危,不能顾此失彼。

6、清露:纯净的露水。古人以为蝉是喝露水生活的,其实是刺吸植物的汁液。

7、【注释】①空桑林:指桑叶枯落的桑树林。②萧关:宁夏古关塞名。③幽并:幽州和并州。④游侠儿:指好交游、逞意气而轻生死的人。⑤矜:自尊自大。⑥紫骝:泛指骏马。【译文】蝉在空旷的桑林里鸣叫,八月的萧关道正是秋寒的季节。出塞入塞都是一片寒凉,到处都是枯黄的芦草。自古以来幽州并州的征人,都与尘沙一起衰老。不要学逞意气的游侠儿,夸耀自己的紫骝马。【赏析】这是一首反战诗,描写了塞外百姓的荒凉。诗人描写了征人与尘沙共老的凄凉画面,同时也警戒戍边的人,不要持武逞强。

8、所见:写诗人所看见的事物。

9、须记:一定要记住。

10、垂緌(ruí):古人结在颔下的帽缨下垂部分,蝉的头部伸出的触须,形状与其有些相似。

11、意欲捕鸣蝉,忽然闭口立。

12、(2)山行【唐】杜牧

13、战马思念边草拳毛抖动,大雕顾盼青云睡眼睁开。

14、寒山:指深秋时候的山。

15、白云生处:白云升腾、缭绕和飘浮种种动态,也说明山很高。

16、译文及注释

17、雨盖:旧称雨伞,诗中比喻荷叶舒展的样子。

18、立:站立。▲

19、刘景文:刘季孙,字景文,工,时任两浙兵马都监,驻杭州。苏轼视他为国士,曾上表推荐,并以诗歌唱酬往来。

20、疏:开阔、稀疏。

21、蝉正是因为在高处它的声音才能传得远,并非是凭借秋风的力量。

22、春秋时期,吴国国王寿梦准备攻打荆地(楚国),遭到大臣的反对。吴王很恼火,在召见群臣的会上警告:“有谁胆敢阻止我出兵,将他处死!”尽管如此,还是有人想阻止吴王出兵。王宫中一个青年侍卫官想出一个好办法:每天早晨,他拿着弹弓、弹丸在王宫后花园转来转去,露水湿透他的衣鞋,接连三天如此。吴王很奇怪,问道:“这是为何?”侍卫道:“园中的大树上有一只蝉,它一面唱歌,一面吸饮露水,却不知已有一只螳螂在向它逼近;螳螂想捕蝉,但不知旁边又来了黄雀;而当黄雀正准备啄螳螂时,它又怎知我的弹丸已对准它呢?它们三个都只顾眼前利益而看不到后边的灾祸。”吴王一听很受启发,随后取消了这次军事行动。

23、⑤藉:凭借。译文蝉垂下像帽缨一样的触角吸吮着清澈甘甜的露水,声音从挺拔疏朗的梧桐树枝间传出。

24、荷尽已无擎雨盖,菊残犹有傲霜枝。

25、这首诗是诗人写赠给好友刘景文的。诗的前两句写景,抓住“荷尽”、“菊残”描绘出秋末冬初的萧瑟景象。“已无”与“犹有”形成强烈对比,突出菊花傲霜斗寒的形象。后两句议景,揭示赠诗的目的。说明冬景虽然萧瑟冷落,但也有硕果累累、成熟丰收的一面,而这一点恰恰是其他季节无法相比的。诗人这样写,是用来比喻人到壮年,虽已青春流逝,但也是人生成熟、大有作为的黄金阶段,勉励朋友珍惜这大好时光,乐观向上、努力不懈,切不要意志消沉、妄自菲薄。

26、山石小路远上山巅弯弯又斜斜,白云生发之处隐隐约约有几户人家。只因爱那枫林晚景我把马车停下,霜染的枫叶胜过鲜艳二月的花。

27、虞世南〔唐代〕

28、逐句全译荷花凋谢连那擎雨的荷叶也枯萎了,只有那开败了菊花的花枝还傲寒斗霜。一年中最好的景致你一定要记住,最美景是在秋末初冬橙黄桔绿的时节啊。

29、垂緌饮清露,流响出疏桐。

30、振:振荡;回荡。说明牧童的歌声嘹亮。

31、橙黄橘绿时:指橙子发黄、橘子将黄犹绿的时候,指农历秋末冬初。

32、【注释】①伐:进攻;荆:楚国。②谏:规劝君主、尊长或朋友,使之改正错误和过失。

33、欲:想要。

34、①垂緌(ruí):古人结在颔下的帽缨下垂部分,蝉的头部伸出的触须,形状与其有些相似。

35、作者:虞世南

36、天地肃清堪四望,为君扶病上高台。

37、③流响:指连续不断的蝉鸣声。

38、捕:捉。

39、②清露:纯净的露水。古人以为蝉是喝露水生活的,其实是刺吸植物的汁液。

40、林樾(yuè):指道旁成荫的树。

41、坐:因为。

42、唐代:刘禹锡

43、山行:在山中行走。

44、忽然想要捕捉树上鸣叫的知了,于是马上停止唱歌,静悄悄地站立在树旁。

45、径:小路。

46、雕:猛禽。眄(miàn):斜视,一作“盼”。

47、【译文】

48、蝉垂下像帽缨一样的触角吸吮着清澈甘甜的露水,连续不断地鸣叫声从稀疏的梧桐树枝间传出。

49、鸣:叫。

50、颜状:容貌。

51、斜:此字读xié,为伸向的意思。

52、牧童:指放牛的孩子。

53、最是:一作“正是”。

54、藉:凭借。

55、牧童:放牧牛羊的小孩。这里是指放牛的娃娃。

56、肃清:形容秋气清爽明净。

57、流响:指连续不断的蝉鸣声。

58、五夜飕飗枕前觉,一年颜状镜中来。

59、④疏:开阔、稀疏。

60、蝉声远传是因为蝉居在高树上,而不是依靠秋风。

61、犹:仍然。

62、牧童骑在黄牛背上,嘹亮的歌声在林中回荡。忽然想要捕捉树上鸣叫的知了,就马上停止唱歌,一声不响地站立在树旁。

63、扶病:带病。▲

64、荷尽:荷花枯萎,残败凋谢。

65、捕:捉。

66、立:站立。

67、拳毛:攀曲的马毛。

68、意欲:想要。

69、玄蝉:即秋蝉,黑褐色。我:秋风自称。

70、这首诗描绘的是秋之色,展现出一幅色彩绚烂、风格明丽的山林秋色图。诗里写了山路、人家、白云、红叶,构成一幅和谐统一的画面。这些景物不是并列地处于同等地位,而是有机地联系在一起,有主有从,有的处于画面的中心,有的则处于陪衬地位。简单来说,前三句是宾,第四句是主,前三句是为第四句描绘背景、创造气氛的,起铺垫和烘托作用。

71、朝代:唐朝

72、去年看菊花我和您告别,今年听到蝉叫我又返回。

73、牧童骑黄牛,歌声振林樾。

74、③舍人:宫廷侍从。④少孺子:年轻人。⑤委身曲附:弯着身子,屈着前脚。⑥傍:通“旁”。

75、袁枚〔清代〕

76、(1)所见【清】袁枚

77、这是一首借咏物自表高洁品格的诗,是唐人咏蝉诗中最早的一首,很为后世称道。首二句写蝉,“清露”言洁,“疏桐”言清高挺拔,“流响”状蝉声的响度与力度。三四句是点睛之笔,借蝉抒怀,言立身高洁者,不必凭借他人,自能名声远闻。是作者对内在品格自我价值的充分肯定和自信。

78、鸣蝉:鸣叫的知了。

79、傲霜:不怕霜动寒冷,坚强不屈。

80、君:原指古代君王,后泛指对男子的敬称,您。

81、林樾(yuè):指道旁成阴的树林。樾,树荫

82、一年好景君须记,最是橙黄橘绿时。

83、菊残:菊花凋谢。

84、停车坐爱枫林晚,霜叶红于二月花。

85、五夜:一夜分为五个更次,此指五更。飕飗(sōuliú):风声。

86、五更的风声飕飗枕上觉,一年的颜状变化镜中来。

87、鸣:叫。

88、黄牛:牛的一种毛多呈黄色,也有黑色或红棕色。能耕地拉车,体型比水牛小。一般分为蒙古牛、华北牛和华南牛三大类型。

89、马思边草拳毛动,雕眄青云睡眼开。

90、秋高气爽正好极目远望,我为您抱着病登上高台。

91、居高声自远,非是藉秋风。

92、(3)赠刘景文【宋】苏轼

93、这是一首反映儿童生活的诗篇,诗人在诗中赞美了小牧童充满童趣的生活画面。诗人先写小牧童的动态,那高坐牛背、大声唱歌的派头,何等散漫、放肆;后写小牧童的静态,那屏住呼吸,眼望鸣蝉的神情,显得特别专注。“此时无声胜有声”。这从动到静的变化,写得既突然又自然,把小牧童天真烂漫、好听多事的形象,刻画得活灵活现。

94、擎:举,向上托。

95、远上寒山石径斜,白云生处有人家。

96、牧童骑在黄牛背上,嘹亮的歌声在树林里回荡。

97、春秋时期,吴国国王阖闾准备攻打荆地(楚国),遭到大臣的反对。吴王很恼火,在召见群臣的会上警告:“谁敢劝阻就处死谁!”尽管如此,还是有人想阻止吴王出兵。王宫中一个青年侍卫知道自己身份卑微说话没有分量,想要规劝吴王可是不敢,便想出一个好办法:每天早晨,他拿着弹弓、弹丸在王宫后花园转来转去,露水湿透他的衣鞋,接连三天如此。吴王很奇怪,便问他为什么这样做,侍卫道:“后园里有一棵树,树上有一只知了,知了停息在树上吸饮着露水,却不知道有只螳螂就在知了的身后;螳螂弯起了前肢,想扑上去捕捉知了,却不知道有只黄雀就在螳螂身旁;黄雀伸长脖子想要啄食螳螂,却不知道有个人举着弹弓在树下要射它。这三个东西,都极力想要得到它们眼前的利益,却没有考虑到它们身后有隐伏的祸患。”吴王听后,觉得很有道理,于是放弃了攻打楚国的打算。

98、始闻秋风

99、袁枚热爱生活,辞官后侨居江宁。其主张抒写性情,所写多为士大夫的闲情逸致。诗人在旅途的路上看见一个牧童骑着牛,唱着歌,忽然听到蝉的叫声,于是停住歌声跳下牛背,准备捕捉蝉。这一幕触发了诗人的诗兴,就写下了这一首“所见”。

古诗《所见》注释和译文【篇4】

1、池上二绝

2、他不懂得掩藏自己的行踪,浮萍被船儿荡开,水面上留下了一条长长的水线。

3、山僧对棋坐,局上竹阴清。

4、池上原文

5、朝代:唐代

6、唐·白居易

7、古诗《池上》二绝

8、映竹无人见,时闻下子声。

9、小娃:指小孩子。

10、一个小孩撑着小船,偷偷地采了白莲回来。他不知道怎么掩藏踪迹,水面的浮萍上留下了一条船儿划过的痕迹。

11、白居易〔唐代〕

12、一个小孩撑桨划着小船,偷偷地采摘了白莲回来。可他不知道怎么掩藏小船的踪迹,于是水面的浮萍上缓缓开出一道船儿划过的痕迹。

13、参考资料:

14、不解藏踪迹,浮萍一道开。

15、小娃撑着小船,偷偷地从池塘里采了白莲回来。

16、两个僧人对坐着下围棋,清清竹树的树荫遮盖了棋盘。无人能映着竹林在竹林外见到他们,在竹林外的人们可以听到两位僧人微小的下棋声。

17、拓展资料:

18、吉林大学中文系.唐诗鉴赏大典(十):吉林大学出版社,2009:239-2402、谢思炜.白居易诗选:中华书局,2005:193

19、后两句意思:

20、白居易是一位擅长写叙事诗的大诗人。他的长篇叙事诗,将所叙事物写得曲折详尽、娓娓动听,饱含着诗人自己的情感。同样的,他的诗中小品,更通俗平易。

21、《池上》是唐代诗人白居易写的,全诗“小娃撑小艇,偷采白莲回。不解藏踪迹,浮萍一道开。”

22、池上译文

23、这是一首描写儿童生活的诗。写出了一个非常活泼、天真、可爱的小娃娃。整首诗语言很朴素,通俗易懂,但极富韵味,让人觉得这首诗很有趣味。诗人在诗中叙述一个小娃娃生活中的一件小事,准确地捕捉了小娃娃瞬间的心情,准确地勾画出一幅采莲图。

24、艇:船。

25、一个小孩他不知道怎么掩藏踪迹,水面的浮萍上留下了一条船儿划过的痕迹。

26、白居易是一位擅长写叙事诗的大诗人,他的诗中小品,通俗平易。《池上二绝》就是这样一组描写一种平凡生活的小诗。诗人以他特有的通俗风格,将两个小景写得可爱、可亲、可信。

27、小孩撑着小船,偷偷地从池塘里采了白莲回来。

28、《池上》——唐代:白居易小娃撑小艇,偷采白莲回。不解藏踪迹,浮萍一道开。【译文】小孩撑着小船,偷偷地从池塘里采了白莲回来。他却不懂得藏好自己的行迹,水面的浮萍上留下了一条船儿划过的痕迹。

29、白莲:白色的莲花。

30、池上赏析

31、踪迹:指被小艇划开的浮萍。

32、小娃:男孩儿或女孩儿。

33、浮萍:水生植物,椭圆形叶子浮在水面,叶下面有须根,夏季开白花。▲

34、这是一首描写儿童生活的诗。诗人以他特有的通俗风格将诗中的小娃娃描写得非常可爱、可亲。整首诗如同大白话,但极富韵味,令人读后忍俊不禁、哑然失笑。诗人在诗中叙述一个小娃娃生活中的一件小事,准确地捕捉了小娃娃瞬间的心情,勾画出一幅采莲图。

35、小孩撑着一条小船,偷偷地从池塘里采了白莲回来。他不懂得怎么掩藏自己的行踪,浮萍被船儿荡开,水面上就留下了一条长长的水线。

36、这首诗好比一组镜头,摄下一个小孩儿偷采白莲的情景。从诗的小主人公撑船进入画面,到他离去只留下被划开的一片浮萍,有景有色,有行动描写,有心理刻画,细致逼真,富有情趣;而这个小主人公的天真幼稚、活泼淘气的可爱形象,也就栩栩如生,跃然纸上了。

37、莲花盛开的夏日里,天真活泼的儿童,撑着一条小船,偷偷地去池中采摘白莲花玩。兴高采烈地采到莲花,早已忘记自己是瞒着大人悄悄地去的,不懂得或是没想到去隐蔽自己的踪迹,得意忘形地大摇大摆划着小船回来,小船把水面上的浮萍轻轻荡开,留下了一道清晰明显的水路痕迹。诗人以他特有的通俗风格将诗中的小娃娃描写得非常可爱、可亲,整首诗如同大白话,富有韵味。

38、小娃撑小艇,偷采白莲回。

39、作者:白居易

40、浮萍:水生植物,椭圆形叶子浮在水面,叶下面有须根,夏季开白花。

古诗《所见》注释和译文【篇5】

涉江采芙蓉,兰泽多芳草。

采之欲遗谁?所思在远道。

还顾望旧乡,长路漫浩浩。

同心而离居,忧伤以终老。

题解 《古诗十九首》载于《文选》,作者姓名和写作时间均无定论,虽非一人所作,风格却大体相近,多数研究者推断其创作于东汉后期数十年间,约140—190年。作者多为当时下层文士,思想内容或为热衷出仕,或为游子思归、闺人怨别,或为世事无常、友情凉薄,均带有人生短暂,节序如流的感伤,和及时行乐的情绪。而这正是危机四伏、动乱将临前夕,一些失意士人对现实生活和内心要求产生的各种矛盾和苦闷的一种反映。

简析 历来对这首诗有两种理解。一认为是游子思归,即丈夫怀念故乡的妻子;一认为是“闺怨”之作,即留在家乡的妻子思念为求仕、求富贵的丈夫。应以后者为是。“所思在远道”意即所想念的人在远方路上,而离开旧乡走远道的人,在古代照例是男子。“还顾望旧乡”是妻子对男子在外状态的揣想,更显出对男子的信任。但夫妻不能团聚,自己只会始终忧伤愁苦。此诗受《诗经》《楚辞》影响明显,语言质朴,直抒胸臆,给人明白晓畅之感。思想情感层层推进,由“采芙蓉”提出“遗谁”,由“遗谁”而“思远道”,最后用“离居”“忧伤”点明主题,表达一种凄美、执着的深厚恋情。

古诗《所见》注释和译文【篇6】

空山新雨后,天气晚来秋

【关键词】

诗词名句,写景,四季,秋天,山居

【名句】

空山新雨后,天气晚来秋。

【出处】

唐,王维《山居秋暝》

空山新雨后,天气晚来秋。

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

竹喧归浣女,莲动下渔舟。

随意春芳歇,王孙自可留。

【译注】

空旷山谷里新雨初歇,傍晚的天气中有了秋的凉意。明月映照着幽静的松林,清澈的泉水在碧石上缓缓流过。

【说明】

《山居秋暝》是唐代诗人王维的作品。这首诗写初秋时节山居所见雨后黄昏的景色,当是王维隐居终南山下辋川别业(别墅)时所作。此诗描绘了秋雨初晴后,傍晚时分山村的旖旎风光和山居村民的淳朴风尚,表现了诗人寄情山水田园并对隐居生活怡然自得的满足心情,以自然美来表现人格美和社会美。

【赏析】

“空山新雨后,天气晚来秋”这两句写雨后山中之景。“空山”二字点出山中之寂静。王维似乎特别喜欢用“空山”这个词语,但在不同的诗里,它所表现的境界也有区别。这两句侧重于表现雨后秋山的空明洁净,被雨冲洗后的秋山,犹如世外桃源,万物焕然一新,空气也变得更加清新;“人闲桂花落,夜静春山空”(《鸟鸣涧》)侧重于表现夜间春山的宁静幽美;而“空山不见人”则侧重于表现山的空寂清泠。

“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这句具体写山中秋色。月出于东山之上,月华洒在松林之间,世界仿佛移到了水中,空明澄澈,寂静无声。山泉清冽,叮咚作响,淙淙流泻于山石之上,宛如一条轻纱迎风飞扬。这两句写景一静一动,静中有动,动中含静,如诗如画,清新自然,毫不着力。

以上四句描写大自然美景,突出其“静美”,展现了山村旖旎的风光,表达了诗人对山水的无限依恋之情。

更多名师名句请关注“”的“名师名句”栏目。

古诗《所见》注释和译文【篇7】

1、从这后半首诗,可推知前半首写的可能是在第二层楼所见,而诗人还想进一步穷目力所及看尽远方景物,更登上了楼的顶层。诗句看来只是平铺直叙地写出了这一登楼的过程,而含意深远,耐人探索。这里有诗人的向上进取的精神、高瞻远瞩的胸襟,也道出了要站得高才看得远的哲理。

2、在收尾处用一“楼”字,也起了点题作用,说明这是一首登楼诗。

3、鹳雀楼:旧址在山西永济县,楼高三层,前对中条山,下临黄河。传说常有鹳雀在此停留,故有此名。

4、这是盛唐诗人王之涣的作品,前两句写的是自然景色,但开笔就有缩万里于咫尺,使咫尺有万里之势,后两句写一写得出人意料,把哲理与景物情事溶化得天衣无缝,成为鹳雀楼上一首不朽的绝唱。

5、登鹳雀楼

6、《登鹳雀楼》这首诗的意思是:这首诗主要描述了诗人在登高望远中表现出来的不凡的胸襟抱负,反映了盛唐时期人们积极向上的进取精神。原文:登鹳雀楼白日依山尽,黄河入海流。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译文:夕阳依傍着西山慢慢地沉没,滔滔黄河朝着东海汹涌奔流。若想把千里的风光景物看够,那就要登上更高的一层城楼。赏析:登鹳雀楼》是盛唐著名诗人王之涣的一首五言绝句,为题咏山西省永济市鹳雀楼(又名鹳鹊楼)的篇章。原文为“白日依山尽,黄河入海流。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

7、欲:想要得到某种东西或达到某种目的的愿望,但也有希望、想要的意思。

8、诗人受大自然震撼的心灵,悟出的是朴素而深刻的哲理,能够催人抛弃固步自封的浅见陋识,登高放眼,不断拓出愈益美好的崭新境界。

9、黄河朝着大海滔滔地奔流。

10、登鹳雀楼古诗的意思是:夕阳依傍着西山慢慢地沉没,滔滔黄河朝着东海汹涌奔流。

11、依:依傍。

12、登鹳雀楼讲解古诗意思:太阳依傍山峦渐渐下落,黄河向着大海滔滔东流。如果要想遍览千里风景,那就请再登上一层高楼。

13、唐代:王之涣

14、鹳雀楼:旧址在山西永济市,前对中条山,下临黄河。传说常有鹳雀在此停留,故有此名。

15、更:再。三、翻译太阳依傍山峦渐渐下落,黄河向着大海滔滔东流。如果要想遍览千里风景,那就请再登上一层高楼。扩展资料:此诗前两句写的是自然景色,但开笔就有缩万里于咫尺,使咫尺有万里之势;后两句写意,写的出人意料,把哲理与景物、情势溶化得天衣无缝,成为鹳雀楼上一首不朽的绝唱。

16、登鹳雀楼的诗意

17、穷:尽,使达到极点。千里目:眼界宽阔。

18、《登鹳雀楼》是盛唐诗人王之涣创作的一首诗。此诗前两句写的是自然景色,但开笔就有缩万里于咫尺,使咫尺有万里之势;后两句写意,写的出人意料,把哲理与景物、情势溶化得天衣无缝,成为鹳雀楼上一首不朽的绝唱。

19、《登鹳雀楼》——王之涣

20、更:再。

21、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二、注解1、鹳雀楼:古名鹳鹊楼,因时有鹳鹊栖其上而得名,其故址在永济市境内古蒲州城外西南的黄河岸边。

22、登鹳雀楼的注释

23、这句话是说太阳依傍山峦沉落。

24、这首诗前两句写的是自然景色,但开笔就有缩万里于咫尺,使咫尺有万里之势;后两句写意,写的出人意料,把哲理与景物、情势溶化得天衣无缝,成为鹳雀楼上一首不朽的绝唱。

25、登鹳雀楼唐王之涣

26、《登鹳雀楼》王之涣:白日依山尽,黄河入海流。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这首诗写诗人在登高望远中表现出来的不凡的胸襟抱负,反映盛唐时期人民积极向上的进取精神。

27、欲:想要。

28、首句写遥望一轮落日向着楼前一望无际、连绵起伏的群山西沉,在视野的尽头冉冉而没。这是天空景、远方景、西望景。次句写目送流经楼前下方的黄河奔腾咆哮、滚滚南来,又在远处折而东向,流归大海。这是由地面望到天边,由近望到远,由西望到东。这两句诗合起来,就把上下、远近、东西的景物,全都容纳进诗笔之下,使画面显得特别宽广,特别辽远。就次句诗而言,诗人身在鹳雀楼上,不可能望见黄河入海,句中写的是诗人目送黄河远去天边而产生的意中景,是把当前景与意中景溶合为一的写法。这样写,更增加了画面的广度和深度。

29、夕阳依着山慢慢落下,黄河朝着东海奔腾而去,若想看到更广阔的风景,那只有登上更高的层楼。

30、想要看到千里之外的风光,那就要再登上更高的一层楼。

31、白日:太阳。

32、后两句写所想。“欲穷千里目”,写诗人一种无止境探求的愿望,还想看得更远,看到目力所能达到的地方,唯一的办法就是要站得更高些,“更上一层楼”。“千里”“一层”,都是虚数,是诗人想象中纵横两方面的空间。“欲穷”“更上”词语中包含了多少希望,多少憧憬。这两句诗,是千古传诵的名句,既别翻新意,出人意表,又与前两句诗承接得十分自然、十分紧密;同时,在收尾处用一“楼”字,也起了点题作用,说明这是一首登楼诗。

33、《登鹳雀楼》是盛唐诗人王之涣创作的一首五言绝句。一、全文:白日依山尽,黄河入海流。

34、这首诗是唐代五言诗的压卷之作,王之涣因这首五言绝句而名垂千古,鹳雀楼也因此诗而名扬中华。

35、这首诗写诗人在登高望远中表现出来的不凡的胸襟抱负,反映了盛唐时期人们昂扬向上的进取精神。

36、若想把千里的风光景物看够,那就要登上更高的一层城楼。

37、白日依山尽,黄河入海流。

38、尽:消失。这句话是说太阳依傍山峦沉落。

39、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

40、太阳挨着山峦慢慢地沉落,

41、夕阳依傍着西山慢慢地沉没,滔滔黄河朝着东海汹涌奔流。若想把千里的风光景物看够,那就要登上更高的一层城楼。

42、【译文】夕阳依傍着西山慢慢地沉没,滔滔黄河朝着东海汹涌奔流。

43、尽:消失。

44、要想看见千里之外的风光,

45、王之涣〔唐代〕

46、夕阳依傍着西山慢慢地沉没,滔滔黄河朝着东海汹涌奔流。

47、站在高楼上,只见夕阳依傍着山峦慢慢沉落,滔滔黄河朝着大海汹涌奔流。

48、这首是唐朝诗人王之涣所写。写出了诗人在登高望远中表现出来的不凡的胸襟抱负,反映了盛唐时期人们积极向上的进取精神。

49、后两句写所想。“欲穷千里目”,写诗人一种无止境探求的愿望,还想看得更远,看到目力所能达到的地方,唯一的办法就是要站得更高些,“更上一层楼”。

50、从这后半首诗,可推知前半首写的可能是在第二层楼(非最高层)所见,而诗人还想进一步穷目力所及看尽远方景物,更登上了楼的顶层。

51、千里目:眼界宽阔。

52、其中,前两句写所见。“白日依山尽”写远景,写山,写的是登楼望见的景色,“黄河入海流”写近景,写水写得景象壮阔,气势雄浑。这里,诗人运用极其朴素、极其浅显的语言,既高度形象又高度概括地把进入广大视野的万里河山,收入短短十个字中;而我们在千载之下读到这十个字时,也如临其地,如见其景,感到胸襟为之一开。

53、穷:尽,使达到极点。

54、那就得要再登上一层高楼。

本文来源://www.xc976.com/x/7936.html